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2019-06-28 18:53:51 【

1、阅读题  在空格中填入相应文句。(每空1分,共计8分)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3)寒衣处处催刀尺,?。(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锦瑟》)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贾谊《过秦论》)
(7)东船西舫悄无言,?。(白居易《琵琶行》)
(8)?,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2、单选题  下列对课文《落日》题目“落日”的寓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落日”是指一个旧日本的结束,一个新日本的诞生。
B.“落日”隐喻象征了日本的没落失败。
C.日本的国旗是太阳旗,“落日”隐含了日本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的结束。
D.“落日”表达了日本人对亚洲各国人民肆意杀戮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小题2: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苏轼)
小题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小题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论民本》)
小题5: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德报德。”(《论修身》)



4、单选题  下面对文章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脊轩志》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的身世之感。
B.《长亭送别》中,作者选择秋天富有特征的景物组合意象,与人物的离愁别恨融合在一起,还运用比喻、对偶、叠词等手段,使感情表达含蓄而优雅。但和许多古典诗歌一样,《长亭送别》缺少人物的心理描写。
C.李密在向晋武帝上奏的《陈情表》中,既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诉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文章处处有根据,句句是实情,没有空洞之言,没有浮华之语,合情合理,感人之深。
D.《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描写了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的花园里与朱丽叶幽会的情景,莎士比亚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人物独白充满诗意,被公认为描写少男少女爱情的经典,广为传诵。



5、语言运用题  ? 你认为《西地平线上》一文的作者仅仅通过描绘“雄伟的风景”来表现“世间有大美”吗?落日景象的背后蕴涵着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