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6-28 18:54:55 【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使归聘靡:倒下
B.匪我期愆:拖延
C.清白以死直兮伏:坚守
D.进兵北地略:掠夺,夺取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次当选的人大代表不但有德高望众的学者,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企业家。
B.吴教授真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笔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越了。
C.孙志刚事件如此不了了之,是对读者的愚弄,也是对媒体的自损,对此,笔者一直想不通。
D.这个企业负责人的这一举措不但体现了自己的高风亮节,还体现了人们观念的更新。



3、语言运用题    某中学“科技文艺周”举办诗歌吟诵比赛,主题是“李杜光焰万丈长”。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运用题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字)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日前在京召开。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主任许嘉璐指 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在促进经济、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 将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转型期社会,社会语文生活 也不断涌现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要审时度势,努力增强自身依法行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能力,根据语言发展的动向和规律,对社会语文生活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积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不断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



5、语言运用题  语言文字运用(14分)
【小题1】下面一则报道除内容外,在语言表达上有四处错误,请予以修改。(4分,每处1分)
今年我省对外招商的重点项目是在农业、交通、信息产业的技术改造方面①,并将在改良投资环境的同时②,注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给予外来投资者适当的优惠③。
据介绍,目前我省各市都已根据“国民待遇”的原则④,制订了减轻企业负担的一些措施⑤。海关总署已公布从今年1月1日起,对345个税别号生产设备的进口暂行税下调50%以下

序 号
修改
 
 
 
 
 
 
 
 
【小题2】阅读下列语段,按照语境填入适当的句子。(6分)
唐宋诗词歌赋,它是一座巍巍丰碑,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它又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               ①          ;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       ②            ;在这里: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有草长莺飞的忆江南,有春光明媚的蝶恋花,        ③   。
【小题3】汉字是彪柄千秋的美丽魔方。古代“说文解字”是解析汉字领悟其美的一种形式,汉字新说也是我们理解汉字的一种形式。请参照例子,从“悟”“诱”“企”“厌”“春”“臭”“毛”字中任选两个进行解说。(4分)
例句: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有丰收的果实。
忌----心里只有自己的人,能不为人所忌恨么?
(1)                                      
(2)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