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6-28 19:03:50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译:我因为命运坎坷,幼年就遭遇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抛下我去了。年纪到了四岁,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心愿。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里用得着飞向数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C.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译: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件事。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译:我身体的强壮,尚且还不如一般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他学的是编剧,毕业后也一直做着编剧,没想到在这个电影中________了一个小角色。 ②战国时代的动乱,使孟子知道只是恢复以前的状态而不________是无济于事的。 ③从事体育活动都应该把握一个度的问题,________是在你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呢? A.反串 改弦更张 况且 B.客串 改弦更张 何况 C.客串 改弦易辙 况且 D.反串 改弦易辙 何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反串:戏曲演员临时扮演自己行当以外的角色。客串:非专业演员临时参加专业剧团演出,也指非本地或本单位的演员临时参加演出。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况且: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为)游人只合江南老(只应) B.将进酒,杯莫停(请)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渐近) C.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善哉!技盍至于此(大概) D.信造化之尤物(确实)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察看,审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因:是顺着 沿袭 C.盍:怎么 D.鉴:借鉴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演讲中,如果选用新颖别致的材料,不但能生动鲜活地表现主题,而且能掷地有声,令人耳目一新,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B.我想,今天的中国人之所以会敲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的晨钟暮鼓,就是因为感到了在经济高速发民中一种道德危机正在逼近中国。 C.对于两会委员、代表中明星云集的现象,舆论早有质疑,而对于逢会便请假缺席、提案像“小学生作文”等问题更是微言颇多。 D.2006年、2007年两年属于中国房地产业的过热时期,这个时期极大地透支了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______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______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______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______,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 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 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能力。第一处是因果关系,故应选“所以”。“必须”表示事情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必需”,表示一定有,不可少。“表现”是“表示出来”的意思。“表示”是“用言语行为显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强调的是“用言语行为显示”。“透彻”是指(了解情况、分析事理)详尽而深入。“精确”是指非常准确,非常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