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8 19:04:55 【

1、单选题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象征。十多万青藏铁路建设者在世界屋脊上,筑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新高度。建成青藏铁路这一壮举将永远载入共和国史册,青藏铁路精神将永远光耀神州大地。这种精神,???,??。
①是激励我们56个民族、13亿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②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
③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段文字对“这种精神”的诠释有三句话,这三句话是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的:先有“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再有“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在此二者的基础上,才有了“激励我们56个民族、13亿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传承和升华”及“延伸和拓展”这两组词语本身,就透露出了句子间逻辑关系的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在学校组织的元旦晚会上指挥演奏《黄河大合唱》。你们看,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情绪饱满,动作有力;眼光、手势配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
B.我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渲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C.总之,在伊拉克得手,从一个时期看,美国可能成为国际大棋局的“最大赢家”;而从长期看,海湾地区新的矛盾凸现,美国将面临新的更大的麻烦。
D.他常用“蚊子叮泥菩萨(看错了对象)”这一歇后语,幽默、诙谐地批评那些不重视调查研究、指挥莽撞、办事马虎的同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是对前面部分分说的总括,应将破折号改为冒号。B项前半部分尽管有疑问代词“什么”,但并没有疑问语气,是一个陈述句;后半部分是一个带有选择疑问语气的复句。应将第一处的问号改为句号,第二处的问号改为分号。D项错用括号,连接歇后语的比喻部分与解释部分应用破折号。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下面的一段文字中有四处错别字,把它们找出,然后改正。(4分)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压力、一些锁碎,让我们身心劳累。而当你站在险峰远远地望去,所有蜿蜒的葱笼挺拔的山峰和丛丛簇簇开在石缝的花朵,都将是一种令人振愤的希望。前方的路,仅管布满荆棘,但生命本真的意义,却使你永远无法停下,也无法回顾,只有坦然前行。


参考答案:“锁”改为“琐”;“笼”改为“茏”;“愤”改为“奋”;“仅”改为“尽”。(4分)


本题解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平时多加注意,仔细辨识,加强记忆,注重积累。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儒家幸福观主要体现在关于人生理想的论述当中,其特点一是?①?,二是社会幸福重于个人幸福。孔子是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两相兼顾的人,但更重视后者。他的学生颜回,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对这种幸福观极为赞许。但是,这种幸福观错在?②?,发展到极端,就是禁欲主义。道家幸福观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等都持淡泊态度,注重人之本性的内心的幸福,对于儒家幸福观?③?


参考答案:①精神快乐重于物质享受?②把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对立起来?③是一种补充(每空2分,在符合文意前提下可灵活赋分)


本题解析:空①,要与特点二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形成对应,且与后文“孔子是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两相兼顾的人,但更重视后者”照应;空②,是结合颜回清苦的生活与快乐的提炼,注重精神生活,再结合后句“发展到极端,就是禁欲主义”;空③,是道家幸福观与儒家幸福观的关联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这段文字改写成三个短句。要求: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
3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某官员基于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 000元已让纳税人的人数减少三分之二的事实对全国政协会议代表们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吁表示不可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全国政协会议代表们呼吁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
(2)3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某官员表示不可能。
(3)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 000元已让纳税人的人数减少三分之二。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首先提取原句的主干,即“国家税务总局某官员表示不可能”,然后将原句的定语部分分解成两个短句,最后将每个短句整合成表意明确的句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