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六)
2019-06-28 19:15:53 【

1、其他题  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任选3个小题) ?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_________________,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
(2)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
(3)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锦瑟》)?
  ________________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4)_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参考答案:(1)虽九死其犹未悔/蒲苇纫如丝
(2)以手抚膺坐长叹/万里悲秋常作客
(3)蓝田日暖玉生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4)长太息以掩涕兮/无边落木萧萧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郑愁予的《错误》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B.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士籍作家赫尔曼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小题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小题3:??。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参考答案:
小题1: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辩乎荣辱之境?
小题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小题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本题解析:关注重点字词的写法:沮?辩?须臾?羡?瀚海?阑干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小题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小题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小题3:举酒属客,?,歌窈窕之章。(《赤壁赋》)
小题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思其反。(《诗经》)
小题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小题6:?,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小题7:大弦嘈嘈如急雨,?。(《琵琶行》)
小题8:人生如梦,?。(《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9: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逍遥游》)
小题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参考答案:
小题1:蟹六跪而二螯
小题1:奈何取之尽锱铢
小题1:诵明月之诗
小题1:信誓旦旦
小题1:剑阁峥嵘而崔嵬
小题1:无边落木萧萧下
小题1:小弦切切如私语
小题1:一尊还酹江月
小题1:辩乎荣辱之境
小题1:君子不齿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1)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_,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
(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_________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4)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___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8)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答案:(1)玉枕纱厨
(2)一尊还酹江月
(3)竹杖芒鞋轻胜马
(4)栏杆拍遍
(5)舞榭歌台
(6)梧桐更兼细雨
(7)徒慕君之高义也
(8)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