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选出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
A.悚然(sǒng)
负疚(jiù)
窈陷(yāo)
B.新正(zhēng)
倔强(jiàng)
炮烙(lào)
C.草窠(kē)
歆享(xīn)
荸荠(qí)
D.踝骨(luǒ)
谬种(miù)
朱拓(t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站在新世纪的门口,眼中是太多的浮华和喧嚣,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地游历四方,匆忙间,却忽视了文化的绚烂和土地的厚重。
B.陈水扁不顾台湾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打着和平与民主的幌子,一意孤行地推行挑动两岸民众对立、破坏两岸关系的所谓公投。陈水扁图谋分裂祖国的狼子野心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C.仿制古画还有一种,决不置自己的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金钱。
D.随着调查的深入,非洲某国前总统食用人肉这一耸人听闻的事实得到了揭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浅尝辄止”比喻只有表面的兴趣或喜好,而不往深处研究。应改为“浮光掠影”;C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坏人混在一起,句中的意思是指拿假的充当真的,所以应改为“鱼目混珠”;D“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奇特的话,使人听了震惊。应改为“骇人听闻”)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
D.《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应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冒号与破折号用法的区别:
①?总说与分说的关系不同。若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应用破折号。
②?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而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
③?从语气方面分析,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时,中间停顿的时间较长;而用破折号表示注释时,则没有停顿时间或停顿时间很短。
关于分号,《标点符号用法》中规定如下:
句中没有逗号不能直接用分号。因为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同为句中点号,但停顿时间有长有短。应该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分项列举各项如果是分句,自然可以用分号。在单句中冒号引出的并列短语用于分项列举,为了使分项的性质显得突出,也可以用分号分隔。例如:
(1)特聘教授岗位职责为: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研究;领导本学科学术梯队建设;带领本科学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光明日报》1998.8.5)
(2)词大致可分三类:(1)小令;(2)中调;(3)长调。(王力《诗词格律》)
例(1)列举的各项是并列短语。例(2)列举的各项是名词,前面有序次语。例(1)(2)各项之间本可用逗号,现在用分号是为了突出各项的性质。
A、冒号适用于“若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的规定,应用冒号”的规定是这个选项的迷惑之处,此选项冒号前后的内容不形成总分关系,故冒号宜改为句号。后半句因“句中没有逗号不能直接用分号”的规定,分号改逗号。
B、省略号与“等等”重复。
C、应该为“怎么了,你?”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在表感叹或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感叹号也在句末。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给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排序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河南新郑市西10公里处欧阳寺村,有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墓地。 。
①墓祠大殿门楣上方横匾上,有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欧阳文忠公祠”六个大字。
②1075年欧阳修死后,被赐葬于新郑县旌贤乡刘村(今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
③其墓地坐北朝南,前有墓祠,后为坟冢。
④按照宋制,朝中文武大臣,死后必葬开封京畿五百里内。
⑤同年敕建寺院,称欧阳寺,并赐祀田2100亩。后人遂称刘村为欧阳寺村。
A.②⑤④①③
B.④②③⑤①
C.③①④②⑤
D.③①②⑤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从文段内容来看,可按照方位、门楣、设墓地于此的原因来排列,由此得出答案为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必做,其余任选两个小题,5分)
①?,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师说》)
③其声呜呜然,?,?,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赤壁赋》)
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
参考答案:①竹喧归浣女?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③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④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