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6-29 17:23:15 【

1、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句。
(1)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参考答案:(1)眄庭柯以怡颜?
(2)落霞与孤鹜齐飞
(3)茕茕孑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他山之石,?。(《诗经·鹤鸣》)
(2)?,行必果。(《论语·子路》)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庄子《逍遥游》)
(4)乘骐骥以驰骋兮,?。(屈原《离骚》)
(5)?,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虞美人》)
(7)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
(8)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


参考答案:
(1)可以攻玉
(2)言必信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来吾道夫先路
(5)沧海月明珠有泪
(6)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佳木秀而繁阴
(8)赢得生前身后名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


参考答案:(1)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6分,每句1分)
小题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小题2: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
小题3:?,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小题4:?,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
小题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小题2: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
小题3:艰难苦恨繁霜鬓
小题4:间关莺语花底滑


本题解析:默写(1)时,注意“于” “嗟” “葚”的写法。默写(2)时,注意“溯” “予”的写法。默写(3)时,注意“繁”的写法。默写(4)时,注意“滑”的写法。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3)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4)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参考答案:(1)剑阁峥嵘而崔嵬(2)只是当时已惘然(3)取之无禁(4)艰难苦恨繁霜鬓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