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9 17:23:15 【

1、其他题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微微露出点粉色。(老舍《济南的冬天》)
(2)故虽有名马,?,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3)?,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5)?,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陶渊明《饮酒》诗中,通过物我合一的化境表现自己悠闲自得的隐居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3)会当凌绝顶
(4)直挂云帆济沧海
(5)会挽雕弓如满月
(6)瀚海阑干百丈冰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1)君当作磐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磐石无转移。
(2)对酒当歌,_______________?譬如朝露,_______________。
(3)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
(2)人生几何 去日苦多
(3)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小题1:?,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2:引壶觞以自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3:?,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4:?,亦崎岖而经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5:?,访风景于崇阿。?,得天人之旧馆。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6:?,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小题8: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李密《陈情表》)
小题9:臣之辛苦,?。(李密《陈情表》)


参考答案:
小题1:悟已往之不谏?
小题2:眄庭柯以怡颜
小题3:云无心以出岫?
小题4:既窈窕以寻壑
小题5:俨骖騑于上路,临帝子之长洲?
小题6:落霞与孤鹜齐飞,响穷彭蠡之滨
小题7: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小题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小题9: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鉴明知


本题解析:第1句要注意“已、谏”的写法;第2句注意“眄、怡”的写法;第3句注意“岫”的写法,同时注意虚词“以、而”的准确记忆;第4句注意注意“壑”的字形;第5句注意“俨、骖、騑、洲”这几个字的准确记忆;第6句注意“鹜、蠡、滨”字的准确记忆;第7句注意“僮、茕、孑”的字形;第8句注意“区区”的准确记忆;第9句注意“鉴”的字形。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_____ ,序天伦之乐事。(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__________________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4)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__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参考答案:(1)烟光凝而暮山紫
(2)会桃花之芳园
(3)风急天高猿啸哀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樯橹灰飞烟灭
(6)万类霜天竞自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诗歌的代表作,诗中的依依惜别的深情每每引起曾经有过离别经历的人们的共鸣,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如何看待这种缠绵的别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
  别离不应该属于眼泪和忧愁,而是一种更为纯粹的美,是一枚永远值得咀嚼和回味的槟榔。真的就像王勃说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我们应该珍重相聚的日子,淡定回避不了的分别,那不是故作潇洒,是一种祝福。请记住,分别时要微笑着……(不设统一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