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名篇默写》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6-29 17:40:43 【

1、其他题  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句)。[注:考生答题超过6句,按前6句顺序评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2)群贤毕至,?。(王羲之《兰亭集序》)
(3 )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冰泉冷涩弦凝绝,? 。(白居易《琵琶行》)
(5)千里莺啼绿映红,? 。(杜牧《江南春》)
(6)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7)? ,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8)? ,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2、阅读题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问题。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正旦唱)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什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正旦唱)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1.与“糊突了盗跖、颜渊”的意思接近的成语是(? )
A.鱼龙混杂
B.混淆黑白
C.鱼目混珠
D.良莠不分
2.“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这两句唱词的含意和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一下【滚绣球】这支曲子中窦娥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剧中交代窦娥还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了,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归园田居》)
小题2: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小题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诗经·氓》)



4、其他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人,后人将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著有《嘉



5、阅读题  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      、懦弱的     、精明的    、孤僻的      ,取“                ”之意。(2.5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