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9 17:42:27 【

1、单选题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B.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生存条件再优越,但精神生活匮乏,人际关系冷漠,我们依然不能说这是一个和谐社会。
C.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选项A搭配不当,主语“昆虫”宾语“季节”搭配不当;选项C成分残缺,“存在”后面没有宾语,应在句尾加上“问题”;选项D不合逻辑,“避免”和“不再”双重否定造成句意和要表达的意思相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3分)
A.良庖岁更刀
B.渡江而西
C.鼎铛玉石
D.辇来于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成语典故都跟历史或古代传说故事中的人物有关,下面四组备选项中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①胡服骑射
②昭君出塞
③不食周粟
④道路以目
A.①赵武灵王②汉元帝③伯夷④周厉王
B.①汉元帝②呼韩邪单于③伯夷④齐威王
C.①赵武灵王②汉元帝③比干④邹忌
D.①汉元帝②呼韩邪单于③伯夷④周武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①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②题材扩大,诗体完备,诗家辈出,风格多样?③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④同时,诗歌本身的发展也趋于成熟?⑤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⑥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A.③①⑥④②⑤
B.③④⑤②①⑥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①④⑥③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既要注意整个文段的语境和横线的上下文,也要注意题中六句话内部的关系,还要注意标点。题中,③和①紧承首句,是“鼎盛时期”的主要表现,同时③是①的原因,因此有③①的排列;⑥中的“这些”指代③①的内容;分号表并列,选“同时”④;诗歌成熟化的表现,选②;最后小结,选⑤。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共7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李白《蜀道难》)
(2)?,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兰亭集序》)
(3)丛菊两开他日泪,?。(杜甫《秋兴八首》)
(4)??,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舞幽壑之潜蛟,?。(苏轼《赤壁赋》)
(6)?,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7)斩木为兵,?,天下云集响应。(贾谊《过秦论》)


参考答案:
(1)枯松倒挂倚绝壁?(2)虽趣舍万殊?(3)孤舟一系故园心?
(4) 艰难苦恨繁霜鬓?(5)泣孤舟之嫠妇?(6)君子生非异也
(7)揭竿为旗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