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6-29 17:44:14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
书边事
张乔[1]
调角[2]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3]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释:(1)张乔:唐代诗人。(2)调角:犹吹角。(3)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小题1:《书边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
.?
?.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首联中的“倚”字的表达效果。(5分)
.?
?.
.?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从体裁来看,这是一首_________诗。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归客”?三字饱含了无限的辛酸,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
B、“片云”二句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委婉地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C、“落日”与“秋风”相对,喻示诗人人到暮年,又逢深秋,无限心灰意冷。
D、最后两句运用韩非子“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自己像老马一样还是有用的。
3、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请说说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小题1:分析首联中“细草”和“独夜舟”两个意象的作用,并用简要的语言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小题2:诗中第二联描写了?的景象,起什么作用?(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
(1) 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2) 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这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3)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