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三)
2019-06-29 17:50:49 【

1、单选题  下列是关于名著《论语》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以语录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给“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
C.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从治学的角度看,他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
D.孔子不是神,他是富于感情的人,无论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还是在周游列国的旅途中,他都非常自信,认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昔我往矣,??。今我来思,??。(《诗经·小雅·采薇》)
(2)为山九仞,??。(《尚书》)
(3)天行健,??。地势坤,??。(《周易》)
(4)勿以恶小而为之,??。(陈寿《三国志》)
(5)??,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7)谁言寸草心,??。(孟郊《游子吟》)
(8)小楼一夜听春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9)??,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3、阅读题  简答题(10分)
【小题1】“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是《家》中谁说的话?他是怎样为自己争取幸福的?(4分)
答:
【小题2】《红楼梦》中写探春理家,作者给探春、宝钗冠以“敏探春”“时宝钗”的称号,请说明“敏”和“时”的含义及具体表现。(6分)
答:



4、其他题  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做三题,每题2分,共6分)
小题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小题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
小题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后之视今,??。(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4:?,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李清照《声声慢》)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人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国恒亡,___________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__。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熟..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