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八)
2019-06-29 17:51:10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宁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答案只有一个。
是吗?不是的。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我问你:生命中你最爱的人是谁?
父亲?母亲?朋友?爱人?……他们中的每一位我都无法从“最爱”中舍去。
因为他们在你的答案都是最重要的。父亲给你以力量,母亲给你以呵扩,朋友给你以帮助,爱人给你以温情……你我正是在这些人的关怀与鼓励中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我问你:天空中最亮的是什么?
太阳?月亮?星星?到底哪一个最亮?
太阳只在白天撒下阳光,夜晚只能让月亮照亮我们的路,可是没有星星陪伴的月亮是孤独的,黯淡的。仍然无法说出最亮的那一个。
我问你:谁对社会的贡献最大?
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我找不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社会的发展;政治家适应形势的转变不失时机地提出改革的措施,才使我们的社会制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艺术家使我们枯燥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在历史上留下了数不尽的珍品;……你很难给他们一个明确的排行榜。
我问你:你要繁华热闹的城市,还是要怡然恬静的乡村?
汽车、地铁、冰箱、热水器、商场、饭店,……现代化的都市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方便快捷的生活。可是生命节奏太快,空气污染严重,让人觉得疲惫不堪。而清静的乡村可以让我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漫步于乡间小道,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我两者都想要,两者都不想失去。
我问你:你要快乐还是要痛苦?
一味的快乐未免肤浅,一味的痛苦未免沉重。
我们经历过痛苦的快乐。没有人能一直快乐下去。有人说,心脏是两间房,一间住着快乐、一间住着痛苦,笑的声音太大了,会吵醒隔壁睡着的痛苦。苦与乐并存,才是生活的味道。你无法选择其一。
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才是生活。


本题解析:
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
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1.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2.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3.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4.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5.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6.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7.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请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可以记叙事情,可以发表看法,不得抄袭,不得套作,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责任是心灵的“沙粒”
当你惊诧于珍珠的圆润华美、晶莹剔透时,你可知道蚌忍受了怎样的苦痛,才将一颗沙粒孕育成绚丽的珍珠?责任就像心灵的沙粒,它束缚了我们的行动,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但终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它已成为一颗珍珠,给我们的生命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人若想立足于社会,首先应该具有的,就是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范仲淹少时勤奋,学有所成,本可以在京城享受高官厚禄,可他却主动要求到偏远的边塞去保家卫国。他到边塞后,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日夜操练军队,使敌军十余年不敢进犯。后来,皇帝又让他作宰相,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象征着财富、地位,是多少人心驰神往、梦寐以求的。但范仲淹拒绝了,他认为国家的安定才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守卫边疆,敌人不敢来犯,国家才能安定富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心怀责任,克制私欲,虽未作宰相,但其成就和名声,仍不逊于史上任何一位身居相位的人。
杜甫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以拯救贫苦人民为责任;董存瑞以身为支架,手举炸药包,是以掩护队友、革命胜利为责任;马丁·路德·金常说“我有一个梦想”,是以解放黑人为责任。他们的一生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但他们的心灵也因责任打磨出了一颗颗令后人铭记的珍珠。
责任的珍珠之所以发光,是因为它经历了心灵的选择。菲利普医生生于20世纪初,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有小偷进他的诊所偷东西摔断了腿,他却二话没说,将小偷治好后送走。可当二战发生后,一位盖世太保头目身受枪伤被送进他的诊所治疗,他却毫不犹豫地一刀杀死了这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他被逮捕后,有人指责他忘记了自己作为医生的责任。他义正言辞地回答:“不,我没有忘记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可以救伤害过我的人,但当纳粹到来时,我的首要责任就是反法西斯,我不能救伤害世界人民的人!”菲利普医生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随着时间的流逝,境况的改变,责任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它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大局出发。惟其如此,这心灵的沙粒才会真正孕育成一颗流传千古的珍珠!


本题解析:
“责任”一词的含义有两个,其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其二是指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责任在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首先要正确理解责任的内涵,再和现实中的具体行动联系起来。
主题一:责任感是一个人必备的道德修养。它既包括对自己的责任,也包括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生活着:父母有培养子女的责任,我们有赡养、孝敬长辈的责任;交通警察有维护交通安全的责任;教师有培养好下一代的责任;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学生有努力学习完成学业的责任……是责任感使这个社会井然有序地运转着。责任感是促进我们每个人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不仅会影响个人,也会影响国家。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失去立身之本,最终无所成就;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责任感,就可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有责任感的人多了,社会就进步;有责任感的人少了,社会就下滑。在今天,人们常说我们的社会道德滑坡。因此捍卫文明,重新支起道德的支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主题二: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任何一个被社会推崇的人都是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不论这种责任感的对象是个人还是集体,都一样受到人们众口一词的赞誉。如果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动力,就没有精神支柱,就没有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就不能克服重重困难去获取伟大的胜利。
主题三:年轻一代要尽快树立责任心, 勇敢地承担起责任。①人类发展到现在,人的责任感也应该更加自然和完善。然而目前法制建设的滞后,给一些不负责任者以可乘之机,给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行以滋润的土壤,使之在社会上生长并不断漫延起来,成为危害社会的一种最为恶劣的风气。②现在年轻的一代,生活在相对富足的环境中,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自理能力差,忧患意识差,责任感差,这是危险的。这一代人在走上社会之前,一定要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心。责任,是生命中的必修课。同学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吧!勇敢地承担起责任吧!
主题四: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心。先从原理上阐述论点,然后指出社会上缺乏责任心的事实及造成的恶果,接下来对缺乏责任心的害处进行分析,最后再转过来从正面论述责任心的重要,重申论点。或者先列举社会上一些没有责任心的典型事例,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提出一个人必须要有责任心,要勇于承担社会和历史赋予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述:责任自古就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脊梁,责任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责任更是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时代青年,应该如何树立责任心,承担起时代中华复兴的光荣使命。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阅读以上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题型分析】这是单材料的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由物及人法。
【方法点拨】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的材料作文。
【方法示例】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文 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音律和谐,必能弹奏出行云流水、优美动人的乐章;社会和谐,必将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局面。和谐犹如一幅画,“淡装浓抹总相宜”;和谐好似一首歌,“大珠小珠落玉盘”。和谐产生美,和谐之美如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温馨、永恒。
①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丘迟《与陈伯之书》
②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
③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此。?——辛弃疾《贺新郎》
请以“和谐之美”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佳作示例一]
和谐生美
绝妙的交响乐让人心情舒畅;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相互映照搭配出美的风景;白云在蓝天的背景下显得那样的洁美无暇;游鱼在河流中嬉戏河流愈显得澄澈清明……
——和谐产生真美。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大自然的相处总是奇妙的,柔和的夕阳渐渐坠入山间,夜幕开始降临,远处传唱出绝美的音韵: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此刻的景致远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那样凄清,而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从容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感受的多是温存与坦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特殊心境下对特殊景致的特殊感受。我敢打包票,要是张先生当时是衣锦还乡的话,定会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了,因此这种自然感受的流露也是极其的和谐——也许也是它生命力顽强的一个原因。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以说是早行人的不辞劳苦,就景联想也可误作为一位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老人归心似箭地赶了一夜归路。毕竟它们都有和谐的地方。说见到家乡则是“路转溪头忽见,旧时茅店社林边。”毕竟人都是具有情感的,乡土情结是流沙河的《就是那只蟋蟀》和余光中的《邮票》,这些都是文字与情感的交融、和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自然的清新、明丽。“江清鸟愈白,山青花愈燃”如火如荼的景致跃然纸上。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清音短笛、洞箫牧歌、高山流水、鸢飞鱼跃……清水出芙蓉,毫无修饰的阳刚阴柔之美的映衬,滋生出无限的风光、图景、乐章。
——美产生于和谐。
空灵的思想激荡出飞扬的文思是由于身心与知识的共振发出,任何和谐都不能故意拼凑出、修饰出,但一定可以创造出,那就是用心除虚华去浮芜——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
“天人合一”即是一种大和谐,都是万物生灵,无所谓高低贵贱之分,自然是我们的朋友,自然是我们的伴侣,自然是我们永远不容许亵渎的高贵女神。我们用心去爱它,用爱去感动她,和谐之中会产生她垂青的馈赠,那是和平,安定,健康,智慧。让和谐弥漫宇宙的空间,让和谐渗透我们的灵魂,让和谐到处生根、发芽、成长,给它一个昌盛的环境。
[简?评]
本文引用自然,如叠翠缀珠,古诗句如满天繁星点缀字里行间,既增添了文章文采气势,也使文章具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作者行文条理清楚,文笔流畅,先以自然在人心中的感受铺写自然与人的和谐交织,再在结尾处点出“天人合一”的主题,万物应与自然相亲相容,才能和乐融融。
[佳作示例二]
和谐?乐章
生活如同一部交响曲,采用和谐的音符,你将能谱写出美丽的华彩乐章。
——题记
第一部?和谐?序曲?(弱起)
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和谐就是那与云朵交相辉映的彩色霞光,鸟儿们也都醒来,和谐便是它们跃上枝头、一唱一和地展示嗓音的欢畅;清风吹拂着绿柳,和谐就是在风儿的伴奏下,柳条婆娑的舞蹈;花儿也张开了笑脸,和谐就是她们在温暖的阳光下竞相绽放……
展开部?和谐?小快板?(愉快的)
人们也忙碌起来了:上学的路上,和谐是系着红领巾的你扶起摔倒的小妹妹时脸上洋溢的微笑;四合院里,和谐是李叔叔帮王奶奶修自行车时弄得满手的油污;办公室中,和谐是一位普通的同事在你头昏脑胀时递过来的一杯咖啡;和谐是夕阳下林荫道上,互相搀扶的老爷爷和老奶奶那温情的眼神;和谐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城里人和农民工,黑种人和白种人相视时灿烂的笑容……
呈示部?和谐?慢板?(抒情的)
大自然也在和谐的音符中开始微笑:和谐,是西北荒漠植上防护林后换上的新装;和谐,是淮河水见到来治理它的科学家后翻起的欢腾的浪花;和谐,是受尽凌辱的藏羚羊见到动物保护者时眼中闪烁的泪花;和谐,是海南岛上的野生猿猴受到生态救助后兴奋的舞蹈……
再现部?和谐?广板?(意味悠长的)
世界将在和谐的乐声中逐渐进步,走向辉煌:面对穷山恶水,一边是艰苦的条件,一边是渴望知识的孩子,和谐就是巫山深处志愿者支教的大学生们坚定的眼神;面对一弯浅浅的海峡,和谐是台湾同胞渴望回归的赤子之心;在充满血腥的巴以边境上,和谐是那个巴勒斯坦小女孩捧起的那 簇闪烁的烛光;面对无情咆哮的大海,和谐是全世界人民向东南亚国家伸出的热情帮助之手……
尾声?和谐?结束曲?(弱渐强)
面对渴望和谐,渴望进步的人类,太阳感动了,普洒下金色光芒;月亮感动了,普洒下皎洁的柔光;天空感动了,普洒下和谐的雨露甘霖……
看,希望之种正在和谐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我们的生命乐章将会因为加入了和谐的音符而更加美丽、绚烂……
[简?评]
这是一篇出色的创新作文,结构和主题“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个整体。作者以“乐曲”的变化由“弱起”到“弱渐强”和“乐器”的变化“快板”到“广板”,来写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由单个的人到整个社会,五个部分既组成华美的乐章,更组成和谐的人类社会:关爱自然,关爱社会。
[佳作示例三]
和谐之美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题记
和谐是一座山,杂花生树,莺飞草长,鹿逐兔跃,鹰击长空,虎啸深林。
和谐是一江水,碧水微翠,波澜不惊,扁舟轻摇,缓缓东去,鱼翔浅底。
和谐是一片海,容纳百川,招日引月,布星摆辰,巨浪惊天,波涛拍岸。
和谐是一群人,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男耕女织,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端庄成就了山的和谐。
温柔成就了水的和谐。
激情成就了海的和谐。
恬淡成就了人的和谐。
对于人而言,家和万事兴。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人和,正是和谐的首要条件。
自然界也有和谐,自然界每种要素的和谐是人对自然界最大对期待,那将是怎样的美啊!天蓝、云白、水碧、花红、草青……清新的空气,如画的风景,让人怎能不陶醉?
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和谐:有端庄,比如山的和谐;有温柔,比如水的和谐;有激情,比如海的和谐;有安详,比如林的和谐……这是许许多多的和谐,构成了我们五彩纷呈的大自然和无限精彩的世界。感激这份和谐,享受这份和谐,保护这份和谐。
人类社会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们孜孜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意味着没有战争,没有抵制,没有血腥。意味着失去家园的人能找到容身之处,意味着遭遇痛苦的人能重新开心微笑,更意味着霸权、战争、干涉内政、自杀式爆炸、核问题、领土纷争这些恐怖而缠人的字眼能从新闻节目中除去,到那时,没有流血,没有饥饿,没有纷争,没有欺凌,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而又令人向往到世界!
和谐,就是天蓝云白水碧花红。
和谐,就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和谐,就是幸福健康美满快乐。
和谐,就是黄发垂髫怡然自得。
所以,和谐之美最美。
[简?评]
本文用了很多排比句,写得很有气势,层次清晰。开篇两组排比句多角度写出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才是至美,进而揭示“和谐社会”是美好的理想,是共同的追求,结尾再以排比句照应标题和开头,首尾圆合,亦可谓“和谐”。


本题解析:
[构思提示]
天空掠过燕影,风儿吟唱林梢;山高月小,明月流云,天地万物都以不同的丰姿勾勒和谐的画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鲜花,因有了绿叶的烘染才显得清纯、鲜润;天空,因有了白云的点缀才显得静穆、安详;大地,因有了万物的依偎才显得平和、温馨。生命与自然相融,美得和谐,美得永恒。和谐让每个生灵不再孤独,和谐让美丽的自然永驻。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不也是因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吗?
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态,既关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谐,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是生活在社会环境的人,也是生活在自然环境的人,和谐之美,自然也包括“天人”和谐。人应该平等友善地对待身处的自然环境,正如十六大报告说的“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个话题,可写自然环境中生命与自然相得益彰的和谐之美,可写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待、和睦相处,也可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而至“天人合一”。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人生的风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幸福》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样一个题目:
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将做什么?一位军界要人的回答是去乡间开一个杂货铺;一位女部长的答案是到哥斯达黎加的海滨经营一个小旅馆;一位市长的愿望是改行当摄影记者;一位劳动部长想做一家饮料公司的经理;两位商人的回答最离奇:一位想变成女人,一位想成为一条狗。更有甚者,想退居山野化为植物。其间,也有一般百姓的回答。想做总统的,想做外交官的,想做面包师的,应有尽有。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对此,我的感觉只能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请以“人生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审题时要注意吃透材料中关键性的两个句子——“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对此,我的感觉只能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本题参考立意:要善于发现(或要用心感受)现在生活中的美好。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名句名篇默写..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