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6-29 18:05:45 【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伦敦当地时间18日17时,随着中国与土耳其主宾国活动交接仪式的正式举行伦敦当地时间18日17时,随着中国与土耳其主宾国活动交接仪式的正式举行,为期3天的伦敦书展落下帷幕。
在此次书展上,中国以迄今最大规模的主宾国活动隆重登场,向英国及来自世界各国的出版商、版权交易商展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各类图书出版现状。今年的中国展台上有近3000种英文图书展出。书展推出的中国作品包括《钱钟书英文散文选》和苏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书的英文版,以及《红楼梦》、《聊斋志异》、《孙子兵法》、《论语》等中国古典名著英文版。
伦敦书展落下了帷幕,但书展对中英两国文化交流所产生的重大推动意义,将留下长远影响。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指出,长期以来,中英文学的交流有点失衡,不对等。中国读者对英国文学的了解,远比英国读者对中国文学了解得多,英方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仅限于古典文学,像《红楼梦》等。中国一般读者,对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直到当代作家作品,如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哈利·波特》等都非常了解。
2013年度伦敦书展将于明年4月15日—17日举行,市场焦点主宾国是近年出版业蓬勃发展的土耳其。
(选自《 人民日报 》 2012年4月20日 第4 版“要闻版”,有删节)
小题1:请为上述消息拟一个标题并阐述理由。(6分)
小题2:根据上述消息,自选角度,写一段新闻短评。(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伦敦书展: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中国
小题2:伦敦书展(所选消息内容)的意义主要在于展示了中国出版业蓬勃发展的现状,扩大了中国书籍在世界的影响,为中西文化的沟通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媒介,增进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本题解析:
小题1:紧扣选修教材中的新闻阅读,考查的重点是新闻标题及其理由分析。所拟标题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词语:“伦敦书展”“中国”。所拟标题必须紧扣事实主要信息作简明扼要的陈述,概括、突出地提示整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对所拟标题理由的阐述须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小题2:紧扣选修中的新闻写作,考查的重点是新闻评论的写作。体裁应该是新闻短评。所写短评应是基于所提供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所作的评论,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结构基本完整。答题可从如下角度切入:①“展示”的角度;②“交流”的角度;③“平台”的角度;④“影响”的角度;⑤“推动”的角度。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康桥?边城?雨巷?蜀道?滕王阁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将下面短语重新排序,组成一副对联(只填序号)。(3分)
①莺歌蛙鼓②曲曲层层皆入画③柳浪莲房
④烟霞笼别墅⑤晴晴雨雨总宜人⑥台榭漫芳塘
上联:
下联:


参考答案:⑥③②、④①⑤(3分,答对一联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
A.眼眶kuàng 陶俑yǒng 憎恶wù 锃zhèng亮
B.衣着zhuó 勇悍hàn 扎zhā堆 铡zhá刀
C.着落zhuó 宅zhái院 择zhái菜 择zhái席
D.谵zhān语 崭zhǎn新 战俘fú 昭zhāo彰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锃zèng亮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材料,完成题(共10分)
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者,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者,独善之义也。故 览 仆 诗 知 仆 之 道 焉 其 余 杂 律 诗 或 诱 于 一 时 一 物 发 于 一 笑 一 吟 率 然 成 章 非 平 生 所 尚 者,但以亲朋合散之际,取其释恨佐欢,今铨次之间,未能删去。
(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有删改)
小题1:用斜线(/)给以上的文言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小题2:根据上文,写出白居易诗歌的三种类型。(2分)
???????????
小题3:上文中“兼济”“独善”二词源自何名句?它最早出自“四书”中的哪部典籍?(2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故 览 仆 诗/知 仆 之 道 焉/其 余 杂 律 诗/或 诱 于 一 时 一 物/发 于 一 笑 一 吟/率 然 成 章/非 平 生 所 尚 者。(6分)
小题2:讽喻诗?闲适诗?杂律诗?(2分)(答对3点得2分,答对一点或两点都只得1分)
小题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1分);《孟子》(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断句题。对于本题一是注意名词性短语在句子中所做的成分,如文中的“览仆诗”“知仆之道”“其余杂律诗”等;二是可借助对称来断,如“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等。
小题2:试题分析:这题较为容易,从语段中“谓之讽喻者”“谓之闲适者”和“其余杂律诗”可知:讽喻诗、闲适诗和杂律诗。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涉及名句的识记,由“兼济”和“独善”引领的名句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点评: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