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9 18:06:26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衰 [唐]李商隐 竹坞①无尘水槛②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①竹坞:竹林环抱荫蔽的船坞。②水槛:傍水的有栏杆的亭轩。 试结合作者的感情体会本首诗的抒情特点。 答:?
参考答案:诗歌借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孤寂、惆怅和黯淡、伤感的心情,表达了对朋友浓重的思念之情。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以景托情、寓情于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宋词鉴赏(共8分) 望江南·江南岸 (北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以“江南岸”起句,所写景物为江岸所见,“半晴阴”是全词的总体背景。 B.“帆去帆来”一句巧妙化用李贺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别离的情感蕴含其中。 C.下片全部实写,先正面议论,用“兴废事”三字点出怀古之意,再转到具体写景。 D.全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转换自然,用语虽然平易,却含不尽之意,情韵悠然。
| 小题2:词的结尾写道“行客莫登临”,词人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3分) 小题2:5分)上片写江上之景,天气阴晴不定(1分)令人心生沧海桑田、聚散离合之感。(1分)下片写山下之景,环境迷茫凄清(1分)令人心生兴废难料、孤独落寞之情。(1分)所以才劝“行客莫登临”。(1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可根据对词大意的理解,仔细辨识选项描述的正确性,C 项,“全部实写”不正确,如“兴废事,千古一沾襟”。所以选C。 小题2:可从词中上下片中抓住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其营造的意境,从而得出其情感,即原因。关键词如:半晴阴、别离心、兴废事、孤烟、疏雨酒家深。这些关键词营造了凄冷孤寂迷茫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孤寂迷茫凄凉的情感,故由此得出“行客莫登临”。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眼儿媚 贺铸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小题1:词的上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直待醉时休”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拟人。写荻花好像有意做出忧愁的模样,为离人平添许多愁思;②排比。用西沉的落日、南归的大雁、飘零的扁舟,渲染离别的伤情;③借景抒情。用白茫茫的荻花,西沉的落日、南归的大雁、飘零的扁舟,表现离别的愁绪。④裂锦。(只要答出3点即可) 小题2:这句词的意思是,在这即将别离的时刻,只有一醉才能暂时解除心中的忧愁。作者借醉解愁,突出了离愁之重,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本题解析: 小题1:上片以江边送别所见的景物烘托别离时的愁绪。江上芦苇都已开满了白花,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那无可奈何地随风晃动的姿态,萧萧瑟瑟的凄切声响,好像是有意做弄出许多忧愁的样子,给已经愁肠百结的离人平添了许多愁思。抬眼望去,那西沉的太阳,恹恹地在落下去,只剩半根竹竿那么高了;那从天际飞来的两行新雁,愈飞愈远,飞往南方的老家去了;眼前停靠着的这一条船,就要载着词人的朋友(也许是心上人)别去了。 小题2:下片进一步分写别前、别时,别后的心理活动。词人说:我们之间的别离一直是我担心的事情,我常常怕你离我先去。眼下,别离,无情地来临了,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只有拼一醉才能暂时解除心中的烦忧。今天晚上,我的眼前还是一个活泼泼的你;到了明天,你的模样就只能活在我的心里;到了后天啊,想你、念你而又看不见你、喊不应你,我只能紧蹙双眉,忍受无休止的离愁的煎熬了,这怎能不教人心酸肠断呢!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小题1:淇水汤汤,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诗经·氓》) 小题2: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小题4: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小题5: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__。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 小题1: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小题2: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 小题3:不有佳咏 何伸雅怀 小题4: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小题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人道寄奴曾住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帷、贰、罟、鬓,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小题1:诗词上片中的“堪恨西风吹世换”语意双关,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请说说下片中诗句“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明写恼恨“西风”使季节变换(1分);暗写痛恨元朝统治者使南宋灭亡,让自己亡命天涯(2分) 小题2:营造了一种色彩暗淡、凄迷冷清的意境(1分),表达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漂泊之悲(2分)。(关键词到位即给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类题首先要整体感知诗歌大体内容,然后反复品读诗句,从中找出关键词进行品析。“堪恨西风吹世换”语意双关,在分析时,要结合着诗歌写作背景,抓住“西风”和“落天涯”来展开联想和想象,既要从表面的恨西风,也要从它的比喻意“落天涯”即因为南宋灭亡使自己亡命天涯这个角度来分析。 小题2:此题要从景和情的关系角度分析,渲染景物的气氛,是为了衬托作者的思想情感。“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以“南雁、明月、芦花”渲染了一种单调、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作者亡国和飘零之悲痛。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是诗人常用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技巧,答题时,要结合着这一技巧来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