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第二十六回)
这是谁写给谁的一封信?写信人最后是如何践诺的,请简述经过。
(2)阅读下面《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
“唉!那好,我的老伙伙计,不瞒您说,我把您您您想知道的都告诉您吧,我宁可把女……女……女儿……扔……扔进卢瓦河,您明明明白吗?也不……不想把她……嫁……嫁给她的堂堂堂弟。您可以……把……把这话……说出去。先不说吧,让他们……嚼……嚼舌头去。”
文段中的“我”和“您”分别指的是谁?所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请简述经过。
参考答案:(1)关羽写给曹操(写信人、收信人顺序颠倒为错)。(2分)赤壁之战时,关羽立下军令状,守华容道。(1分)曹操果然败走华容道,亲自向关羽求情,关羽陷入理性与情义的矛盾之中。(1分)几番犹豫之后,关羽选择了“义”,把马头勒回,让众军“四散摆开”,放走曹操,践行了此前的“报余恩”的诺言。(1分)(2)“我”是葛朗台先生,“您”是公证人克罗旭。(2分)他们谈论的事是:葛朗台先生的弟弟纪尧姆葛朗台因债务缠身决定自杀,临死前,将儿子打发到索漠城托付给兄弟,(1分)引发大家对葛朗台要把女儿嫁给侄儿的议论。(1分)但金玉其外的侄儿是个穷光蛋,葛朗台对其不屑一顾。(1分)
本题解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表述时注意理清内在的逻辑性。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100字左右)
简述堂吉诃德大战羊群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大路上赶来了两群羊,卷起了一片尘土。堂吉诃德把羊群看成是出现在他面前的左右两支军队。他臆想出多个地名、民族和许多骑士的名字,紧握长枪,冲进羊群举枪乱刺。牧人喝不住他,用弹弓向他弹射石子。最后,他被牧羊人打倒,还磕掉了三四个牙齿。(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3分)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第二十六回)
这是谁写给谁的一封信?写信人最后是如何践诺的,请简述经过。(3分)
参考答案:
关羽写给曹操(写信人、收信人顺序颠倒为错)。(1分)赤壁之战时,关羽立下军令状,守华容道。(1分)曹操果然败走华容道,亲自向关羽求情,关羽几番犹豫之后,关羽选择了“义”,放走曹操,践行了此前的“报余恩”的诺言。(1分)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情节内容要点题,可以根据对作品内容的掌握,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注意语言的叙事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答对一空给1分。)(6分)
小题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小题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小题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鱼我所欲也》)
小题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
小题1: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小题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小题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小题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积善成德,__________________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2) 乌鸟私情,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__________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 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5) 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6)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______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参考答案:(1)而神明自得
(2)愿乞终养
(3)征蓬出汉塞
(4)枯松倒挂倚绝壁
(5)此时无声胜有声
(6)羡长江之无穷
(7)楚天千里清秋
(8)衣冠简朴古风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