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9 18:32:53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诗歌阅读。 水调歌头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能射 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1)“秋事促西风”中的“秋事”本意是秋收的事情,从全词看,实际上是指什么?“岁将晚”包含的两层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中“醉”字揭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边疆紧急的战事。时序的晚和作者年岁的大。 (2)对国土沦丧、山河破碎而朝廷昏庸无能的愤懑之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对下面这首绝句评说正确的一项是?(?)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处处蛙。
A.早春景色 B.迎春景色 C.暮春景色 D.惜春的悲哀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落花”、“绿阴”“蛙”等意象,可判断出是写暮春景色)?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意对即可) 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后面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偶题 张良臣 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小题1:两诗在写景上有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两诗的三、四句都在咏春,都是描写杏花的特写镜头,构思大体相同,艺术却有高低,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两诗前两句都在叙事中写景,张诗以“不敢敲”渲染环境的静,叶诗在以“小扣”衬托环境静的同时,还写出环境的净 小题2:张诗中的“斜”虽能给人以流动之感,但终是写静态之景,远不如叶诗的“出”能突出花努力向前伸展的动态。叶诗写“一枝”横逸,突出早春景象,比张诗“杏花梢”更具神韵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要在整体把握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从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关键词诗句进行分析不同之处。在回答题时,先把两首诗都把叙事、写景融为一体的特点写出来。在关键词方面,要从叶诗“小扣”的衬托方面回答;张诗,要从关键词“不敢敲”的渲染气氛方面来回答。 小题2:除了感悟整首诗歌的意境之外,此题要从描写杏花的用词以及方法方面去比较哪一种用词表达效果更好,然后组织答案。如叶诗中的“出”给人动态感,张诗中的“斜”给人静态美;叶诗“一枝”给人以画面感,远比张诗“杏花梢”富于神韵。在组织答案时,要从动态感远比静态美更富于诗意、活性方面来写。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采桑子(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小题1:词的上阕有“恨君不似江楼月”,而下阕又有“恨君却似江楼月”。这是否矛盾?(5分) 小题2:本词在写作上的特点是什么?试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不矛盾。上阕是从“相随无别离”的角度“恨君不似江楼月”;下阕是从“团圆”的角度,恨君却似“暂满还亏”的“江楼月”。 小题2:本词艺术上的特点是比喻新奇。作者抓住抬头可见的月亮到处相随和暂满还亏的两种特性,正反设喻,把思妇对丈夫思念和怨恨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明月这一古老意象焕发出新鲜的光彩。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作者感情的分析。同样都是“恨”,可是前者恨“不似”,后者恨“却是”,看起来似乎非常矛盾,其实,要理解这个问题就要分析月亮的特点多样性,主人公恨君不像月亮“只相随无别离”——永远陪伴自己,永不分离,同时又恨君像月亮那样“暂满还亏”——团圆是短暂的,亏损却是长久的。无论是恨还是不恨都表达了主人公对君经常分离的无奈之情和思念之情。看似矛盾的句子,其实表达的思想是统一的,体现了辩证思维中的对立与统一。 小题2:本题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解答这种类型题时,要先点出手法,并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三种。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抒怀。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白描、烘托、渲染。写景诗常用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其他表达技巧有抑扬、对写等。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