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①,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②乎?(《韩非子》)
【注】①怀衽:怀抱。②泽:恩惠。
【小题1】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2分)
【小题2】对这两种“义利观”作简要评析。(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孔子:重义并不排斥利。韩非子:只重利完全排斥义。(2分)评分标准:2分。答对一方面得1分。
【小题2】孔子注重义,但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主张见利思义(获利应以守义为前提),反对见利忘义。韩非认为每个人都是为了追逐利,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没有义。理想的义利观应该是义利统一的,孔子的观点应该提倡;韩非子观点完全是功利主义,否定了道德和文化教育,使人们争名夺利,给社会带来危害,不足取。(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概括孔子的“义利观”扣住文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即可,概括韩非子的“义利观”扣住文中“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乎?”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解答此题是非观念应清楚,应当肯定孔子的观点,否定韩非子的观点。如果肯定了韩非子的观点,就与当今社会主流价值相背离。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名句默写:(每空0.5分,共5分)
小题1:子曰:“?,非道弘人。”
小题2:子曰:“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颠沛必于是。”
小题3:子曰:“不愤不启,?。?,则不复也。
小题4:爱人者?。敬人者,?。
小题5:?,?,?:此之谓大丈夫。
参考答案:
小题1:人能弘道?
小题2:是人之所欲也?是人之所恶也
小题3: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小题4:人恒爱之?人恒敬之
小题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本题解析:注意易错字:弘(易误写为“宏”)、悱、隅、反(易误写为“返”)、恒、淫。
点评:本题默写虽说默写量不大,但易错的字多,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诵读,背诵时不能模棱两可。要注意音近字、形近字的区别。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2)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
(3)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
(5)__________________,梨花一枝春带雨。
(6)__________________,龙光射牛斗之墟;__________________,徐孺下陈蕃之榻。
参考答案:(1)落霞与孤鹜齐飞
(2)知来者之可追
(3)此恨绵绵无绝期
(4)出师未捷身先死
(5)玉容寂寞泪阑干
(6)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回答问题:
1.小说是怎样用夸张与讽刺的手法表现人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套子”和“装在套子里的人”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方面是夸张人物的性格,像别里科夫这样整天躲在“套子”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另一方面是夸张人物对社会的作用,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连“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大家什么都不敢干。这些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展现了社会的真实本质。别里科夫是众多“套中人”的典型代表,而他对人们的压制,也是专制意识形态对民众的种种压迫的缩影。讽刺也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他生平最怕出乱子,结果乱子偏偏找上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无端搞出了“乱子”,这不是绝妙的讽刺吗?(意对即可)
2.①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装在套子里的人”出现。因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有变革,那么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这些人中除了仇视社会进步、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统治者外,更多的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我们从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就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人和事。而改革的最大阻力,就是已有的各种“套子”。
②人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套子”套住。人应该理性地思考和判断,要敢于质疑,破除盲从、奴性意识,改变落后陈旧的思维模式。
③人离不开“套子”,人不受“套子”的约束也不行,如果大家随心所欲、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无序,不可收拾。因此,必要的、合理的“套子”是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
?(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小题1:?,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小题2:暧暧远人村,??。(《归园田居》)
小题3:吾师道也,???(《师说》)
小题4:或师焉,或不焉,??,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小题5: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小题6:?,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参考答案:
小题1:舞幽壑之潜蛟?
小题2:依依墟里烟?
小题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小题4:小学而大遗?
小题5:金就砺则利?
小题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舞幽壑之潜蛟”中的“壑”,容易少笔画,“金就砺则利”的“砺”易写错,其声旁学生易写成“历”。第3句和第6句中文言虚词容易丢掉。
点评:本题默写均为课内名篇,课内默写是名篇但不一定是名句。平时识记积累时,应特别关注句中的关键字:难写的字、易错字、易误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