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方永刚之所以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深入学习者、模范践行者、坚定信仰者,就是因为党的创新理论深深吸引了他,折服了他。
B.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尤其要“以民为本”,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大力打造“民生科技”。
C.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全国旅游业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中心,发挥旅游在拓宽农民创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的作用。
D.将防卫厅升级为防卫省,使日本成为其经济地位相称的军事大国,是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多年的愿望,对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潜在威胁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不合逻辑,正确顺序应为“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B项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改变”。D“其经济地位”前缺少介词“与”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真正精致的石头虽则应该暗示雄伟或出尘超俗的感觉,然而线条正确倒是更重要之一点。_______ ,_________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里始终看重不雕琢的石头,让我们不要干犯大自然吧,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
①而是大自然的嶙峋的线条
②因为最优越的艺术品,和最美妙的诗歌或文学作品一样
③或如中国的文艺批评家所说的那样“无斧凿痕”
④所谓线条并不是指一条直线,一个圆,或一个三角形
⑤是那样完全看不出造作的痕迹的作品,跟行云流水那么自然
A.①④②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②⑤③
D.④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请说明漫画的内容和寓意,不超过80字。

画面内容:
评价:
参考答案:
画面内容:画面有两个字“学问”,左右两边各一个人。一人大腹便便,头上的枝叶单薄,但高高昂起。一人手拿一本书,头上枝叶茂盛,但低着头。
评价:①批评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赞扬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②批评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不学无术之徒反倒对饱学谦恭之士颐指气使。
本题解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项论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按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语言格律的不同,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时代的发展,可分为古体诗、今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创作者身份的差异,又可分为文人诗和民间诗。
B.报告文学是一种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征的边缘性独立文体。它产生于西方,二三十年代传入中国,近年来日趋完善成熟,在当代文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夏衍的《包身工》是当代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C.杂文,其形式多种多样,大都兼有评论和文艺两种因素,既有缜密的逻辑,又有生动的形象;其文风或幽默生动,或尖锐泼辣;其语言简洁绵密,富有气势和表现力。
D.民间文学是指一种由人民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由集体加工、润饰的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寓言、谜语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夏衍的《包身工》写于30年代,应属现代文学范畴)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
B.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
C.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D.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