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什么是幸福”的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根据随机调查的10个行人的回答,写出一条对幸福的调查结论。
调查问题:什么是幸福?
调查记录:
1、三轮车夫:有钱就是幸福。
2、忙的白领:有闲就是幸福。
3、下岗工人:有工作就是幸福。
4、去双亲的人:父母在就是幸福。
5、捡破烂的人:多捡些垃圾就是幸福。
6、考落榜生:考上大学就是幸福。
7、双目失明的姑娘:能看见就是幸福。
8、椅上的瘫痪病人:站起来就是幸福。
9、高三老师:每周放一天假就是幸福。
10、小学生:妈妈能带上我上公园玩就是幸福。
调查结论不超过2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请把下列句子重新调整,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我们就要”为开头,组合成一个句式结构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教学方法要改革。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适应学习化、信息化社会的能力要得到培养。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我们就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选出下列下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
A、溽(rù)暑
麾(huī)下
戏谑(xiè)
舟楫(jí)
B、李煜(yù)
旌旆(pèi)
揣度(duó)
媵(yíng)嫱
C、收讫(qì)
偕(xié)同
老鸨(bǎo)
更(gēng)换
D、肯綮(qìng)
剽(piáo)掠
彪(piāo)悍
揪(jiū)扯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文字,解释“雷”的新语义。(3分)
雷的原意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界的“雷”,意思为“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如“大雷雨”;另一种是人造的“雷”,意思为“军事上用的爆炸武器”,如“地雷”。不管哪种“雷”,?在打雷时或者在炸雷时,都会发出巨大的声响,让人震惊或受到惊吓。
现在又演变出第三个“雷”,如有一篇新闻报道说:杭州一所小学举行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有一名学生写了一篇作文《我对她的爱情》,把阅卷老师雷倒。
2008年下半年上海的地铁车厢里,先后出现过“鹿头人”“木乃伊人”“蛋头人”,后来又出现真人扮成的“机器人”。报上的新闻标题是“多数人对车厢‘雷人’造型见怪不怪”。
因而“雷”的新义是?▲?(不超过20个字)
5、语言运用题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项目
百分比
项目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0.0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害怕陌生人
40.4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
52.7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34.7
(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答:①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