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6-29 18:51:27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全祖望在《江源辨》中批评李绂的“江源金沙说”难圆其说,系“乃祖霞客而复变之”。其实,作为清代浙东史学的领军人物,他的这种批评未免有失偏颇。
B.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C.日本最近加快了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步伐,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日本与中国在对亚洲政治和经济影响方面的竞争与日俱增。
D.对于一种本来合乎科学的道理和方法,听风就是雨,不加分析,不加鉴别,就大张旗鼓地开始宣传,开始普及(比如集中废电池),结果往往是好心办了坏事。



2、阅读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3分)
(2)季平子怒,因归郈氏之宫而益其宅。(3分)
(3)不达乎人心,位虽尊,何益于安也?(4分)



3、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项王自度不脱身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使六过各爱其人使负梁之柱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以其无礼于晋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的“其”字,不用作语气词的一项是( )
A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B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C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D 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鸿门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