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9 19:16:08 【

1、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列信息,概括“世博会”的深远影响。每句不超过10个字(6分)
(1)1851年伦敦世博会展出了蒸汽机和农业机械。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照明设备、汽车、留声机是最受欢迎的展品。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上,展出了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1939年纽约世博会开幕式上出现了新发明——电视摄影机。
(2)1855年巴黎世博会上英法“旅游专线”的正式开通。1904年,冰淇淋和汉堡包不约而同在圣路易斯世博会上,被现场炮制,让人品尝。再如彩票、快餐、可乐、度假村、游乐场等无不始于世博。
(3)1878年巴黎世博会上,法国装饰艺术展、法国1000年文化展、俄罗斯人类学展等都深受欢迎。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的日本国家馆,造型设计源自日本国花樱花的5个花瓣,直接将世博会会标图形建筑物化。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向观众介绍世界一流的歌剧、芭蕾和室内音乐,以及交响乐团、流行歌手等。


参考答案:(1)传播创造发明;(2)推广生活时尚;(3)扩大文化交流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家要做好充分准备,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B.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C.义门是陈村最古老的建筑,与义门形影相吊的是它的左侧立着一株无枝无叶的老树。
D.泥泞的道路,低矮的平房,乌黑的河沟,难闻的气味,恶劣的环境使厂商望风披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A“功败垂成”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不合语境。C“形影相吊”指人孤单。使用对象搞错。D“望风披靡”比喻作战中被对方的威势所震吓,老远地看到来势勇猛,未经战斗就溃散了。不合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连锁 气概 优柔寡断 难能可贵
B.富裕 联袂 如雷灌耳 讳疾忌医
C.恢宏 安祥 浓妆淡抹 老生常谈
D.哗变 睿智 金碧辉煌 真知卓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B、“灌”应为“贯”“贯”是“穿、贯通”之意,而“灌”是“浇、灌溉”之意。据词意,应用“贯”。C、“安详”指从容不迫;稳重。“祥”指吉利。另,现代汉语词典上没有“安祥”这个词。故“祥”应为“详”。D、“卓”应为“灼”。成语不能随便改换别字。)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解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斯固百世之遇也。判断句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定语后置
C.噌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下列标点使用错误的解析不当的一项是
A.我以为,凡是以史料、实录面目出现的纪实作品,个人回忆录、个人传记、事件实录等,必须秉笔直书,信实不伪,这是无需争辩的。括号苟简
B.我在绘画上尽量这样做,凡是与表情无关者,一律删去,在某种情况下.甚至于鼻子等也可以不要。括号多余
C.请注意,优惠出售仅在本广告刊出后30天内有效,请立即行动,否则便要与这些精晶无缘了。以读者汇款当日的邮戳日期为准. 括号位置失当
D.警告是对孩子自发行为的挑战,如果他还有点自尊,为了向自己和别人表明他并不是胆小鬼——那么他会再次违反。一逗到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破折号滥用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