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9 19:25:11 【

1、单选题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宝玉从宁府回来,至黛玉处,劝黛玉不要作践了身子,急而生悲,滚下泪来,黛玉也无言对泣。宝玉发现“五美吟”诗要看,黛玉不给看,史湘云恰在这时来了,史湘云赞黛玉的“五美吟”命意新奇,别开生面。(《红楼梦》)
B.《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如:做人要正直磊落。做人要重视“仁德”。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C.大卫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贝西小姐为了感谢他,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大卫·科波菲尔》)
D.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见刘备已取得益州,而汉中是益州门户,“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刘备必然要攻取汉中。于是曹操抢先一步,率十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七月,曹操大军进至阳平关。张鲁听说阳平关失守、逃往巴中。曹操进军南郑,尽得张鲁府库珍宝。十一月,张鲁出降曹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三国演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8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司马迁《报任安书》)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参考答案:(1)茕茕独立,形影相吊(2)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3)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5)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
(1)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苟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4)________________,化为狼与豺。(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6)知不可乎骤得,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参考答案:(1)其叶沃若
(2)金就砺则利
(3)还顾望旧乡
(4)所守或匪亲
(5)冰泉冷涩弦凝绝
(6)托遗响于悲风
(7)衣冠简朴古风存
(8)如今有谁堪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
【小题1】根据上面材料说说儒家认为怎样的行为是“无耻的?
答:                                                                                      
【小题2】结合上面文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行己有耻”及孟子的耻辱观。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不讲信用,不守礼制,不懂道德,不知羞耻等这些都是无耻。 (任意写两点即可)
【小题2】孔子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要自己认为是可耻的就不要去做。孟子认为人要有羞耻心。在现代生活,我们不要让物质的诱惑,埋没了我们的羞耻心。


本题解析:
【小题1】抓住文段中“信近于义”“恭近于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些句加以揣摩品味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解答本题时要分开解答,先概括孔子的观点,然后概括孟子的观点,概括孔子的观点时要抓住“远耻辱”,概括孟子的观点时要抓住“人不可以无耻”。最后要适当联系现实阐述这些观点在当代的意义。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有子说:“所守的诺言如果符合于义,那么所说的话就能够兑现。恭敬、谨慎的态度符合于礼,才能远离耻辱。”
孔子说:“……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制去教育百姓,百姓就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还会遵守规矩。”
孟子说:“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把没有羞耻之心当成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_____________,偏信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
(6)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8)任凭弱水三千,_____________。(曹雪芹《红楼梦》)


参考答案:猿猱欲度愁攀援
长夜沾湿何由彻
术业有专攻
秋月春风等闲度
兼听则明
虽一毫而莫取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我只取一瓢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