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 皆安归哉 ![]() 使不失职 A两个“归”字相同,两个“使”字不同 B两个“归”字不同,两个“使”字相同 C两个“归”[了相同,两个“使”字也相同 D两个“归”字不同,两个“使”字也不同。 小题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吾考之世变世变:指世上的事变。 B.此四者不失职失职:指失业。 C.皆椎鲁无能为者椎鲁:愚蠢迟钝。 D.能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布褐:指富人穿的衣服,引申为安闲的生活。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①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于窭②人丐夫,而犹嚣嚣③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岗,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之阁于其后。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选自《四部丛刊》本《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①硁硁(kēng):浅陋而固执的样子。②窭(jù):贫寒。③嚣嚣:众口喧哗的样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也,性也,命也,一也——一:相同
B.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贻:赠送
C.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务:致力
D.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得:掌握
2.下列句子中,全都说明不知尊经的一组是(? )
①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
②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
③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
④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
⑤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
⑥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表现在人的情感和事理上,分别是恻隐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和亲、义、序、别、信,它们表现不同,但实质相同。
B.富家的父祖辈将他们的财富记录成账本传给子孙,将财富藏在家里。六经就是我们内心的账本,而六经的实际内容,则要完备地存在我们内心。
C.越城卧龙西岗有一所荒废已久的稽山书院,后被修葺一新,并在其内建造了尊经阁。尊经阁落成后,郡守邀作者写一篇记文,作者爽快地答应了。
D.文章指出经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分析了经的特点,用富家的财产作比喻,批评了种种不尊经的行为,期望后人读了文章后懂得尊经。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B.山川相缪。
C.比去,一手阖门。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狱中上母书⑴
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⑵,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明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⑶。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泉,不孝之罪,上通于天。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衰祚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⑷,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⑸,决不肯舍!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⑹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⑺也。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注释:⑴此文为作者在清顺治四年(1647)被捕后于南京狱中写给生母陆氏与嫡母盛氏的绝笔书。⑵夏完淳父夏允彝,崇祯十年(1637)进士,南都失守,与陈子龙等起兵松江,兵败沉水死。谥文忠。⑶齑粉:粉末,常用以比喻粉身碎骨。⑷西铭先生:即张溥。张溥无子,死后钱谦益等为他立嗣子,名永锡。此子未能继承张溥的遗风,为人诟笑。⑸诛殛:诛杀;顽嚚:顽固愚蠢。⑹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将因灭宗而无人祭祀。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⑺渭阳情:渭阳,渭水的北边。传说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晋,直到渭水之北。渭阳情指甥舅间的情谊。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钟虐明朝:集中。
B.门衰祚薄:福分。
C.会稽大望:盼望。
D.昭南女弟:妹妹。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则芥为之舟
B.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彼且奚适也?
C.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爽籁发而清风生
D.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木欣欣以向荣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夏完淳的忠与孝的一组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识记字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