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7-03 07:44:01 【

1、单选题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像一位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太阳和大海。
①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③⑤①②④
B.②④⑤③①
C.②④①③⑤
D.③①⑤④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前一句含有先后顺序的两个条件:“我爱……也爱……”这告诉要先说“小池”,后说“溪流”;再注意按第二小句的“清”“远”顺序排列即可。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岔路家具文过饰非食不果腹
B.骄矜蛰伏磬竹难书竭泽而渔
C.炫目脉搏旁证博引甘之如饴
D.凑合蘸水繁文缛节渊远流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磐竹难书”中的“磐”应为“罄”,“罄”意为“空,尽”;“磬”意为“古代打击乐器”。C“旁证博引”中的“证”应为“征”,“征”意为“搜集”;“证”意为“证明,证据”。词意为“指说话或写文章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依据或例证”。D“渊远流长”中的“渊”应为“源”,“源”意为“水流起头的地方”;“渊”意为“深水,深”。词意为“水源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填入下列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按照我国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夫妻双方有互相(   )的义务。
A.抚养
B.扶养
C.赡养
D.扶助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取缔
郑重其是
(dǎng)案
虚与(wēi)蛇
B.开窍
拖泥带水
(jí)妒
(pí)蜉撼树
C.演译
一泓清泉
(gé)
(qiǎn)移默化
D.灰烬
完壁归赵
(pǔ)
岿(kuī)然不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后迁会稽,擅书法,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称“书圣”。后为会稽内史,曾任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兰亭集会”以《兰亭集序》而闻名于世。
B.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孟浩然曾经这样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称作“三苏”,皆为“唐宋八大家”之散文作家。
D.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不是“孟浩然”,而是“苏轼”。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