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7-03 08:07:26 【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秦王还柱而走。
D.卒起不意,尽夫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辨识通假字,可以如下方法做参考:当句子中某字的解释不符合语境时,应考虑其是否有通假字;其所通假的字则可从其同音字或形近字考虑。本题中,A项中的“振”是“震”的通假字;C项的“还”是“旋”(或“环”)的通假字;D项的“卒”是“猝”的通假字。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请抓住下面语言表述特点仿写一段话(4分)
例句:校门外,失学少年求知若渴,你默默资助他一笔钱,不,这不是一笔钱,是一颗
心,一颗火热的心。


参考答案:讲台上,老师讲课不知疲倦,他悄悄递给老师一杯水,不,这不是一杯水,是一份情,是一份深深的感情。


本题解析:按照句子意思形式来访写。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在不同的语体和语言环境中,对同一内容的表述方式是不同的。请按限定的语体和语言环境,将“欢迎对方到时参加”的意思分别作恰当的表述。
(1)在商场的广告里:?。?
(2)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
(3)在给下级的通知里:?
(4)办家宴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


参考答案:
(1)热忱欢迎届时垂询、惠顾。
(2)届时恭请贵单位派员光临。
(3)届时务必参加,不得缺席。
(4)到时不能不来呀!


本题解析:
(1) 双方为商家和顾客关系,此场合可使用书面语(届时)和谦敬辞语(热忱欢迎、垂询、惠顾)。
(2)双方为平级关系,此场合可使用书面语(届时、派员)和谦敬辞语(恭请、贵、光临)。
(3)双方为上下级关系,此场合可使用书面语(届时)及命令语气(务必、不得)。
(4)双方为长辈和子女关系,此场合可使用口语(到时)及命令语气(不能不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慰藉 绿草如荫冥思苦想 饮鸩止渴
B.阴凉问题棘手 开源节流 心力交瘁
C.暴躁 寥若晨星 根深蒂固 水乳交溶
D.褴褛 一箭双雕 条分缕析 精兵减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荫→茵鸠→鸩溶→融减→简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3分)
2005年,可以说是恐怖文学迅速升温的一年,不仅在出版领域呼风唤雨,而且在网络上同样拥有超高的人气,“寻找中国的斯蒂芬·金”投票活动仅推出一周,就有近百万的点击率,有1万名网友进行了投票,500名网友纷纷跟帖评论,为心仪的作家、写手拉票。让记者有些惊讶的是,在候选的35名作家中竟有一大半都是网络写手,传统恐怖小说作家因为很少上网,在与网络写手的比拼中,明显占了下风,目前在投票页面上排名前十均为网络写手。
答:                                                


参考答案:传统作家不敌网络写手。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