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7-03 08:09:11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凌寒傲霜的菊花简洁得只有精神。桃花却是大俗大雅,它既以艳红的色彩妩媚的体态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又以优雅的诗意淡远的意境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
B.国学是以儒有的尊重先祖,进德修业,内圣外王,兼有道家的逍遥独立、禅宗的心灵自由的精神气质的一种多元和谐的精神文化体系。
C.对PX项目建设,厦门市委、市政府开展了一系列认真细致的论证工作,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既以考虑厦门的发展大计为念,也以考虑外来投资企业的切身利益为念。
D.近几年,形形色色的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春节过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大肆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之时。



2、语言运用题    下面的图表显示的是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区域,国民的媒介接触行为变化趋势。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处空缺的内容,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 从整体来说,?A?,但这种增长并非是线性的。从年生产总值与媒介接触种类的变化关系看,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年生产总值少于1000万元),国民的媒介接触种类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B?;在经济发达区域(年生产总值超过5000万元),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又带来国民媒介接触种类的急剧上升。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经济水平达到一定发达程度后,国民媒介接触种类会有一个爆发式增长。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运用题  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竹露滴清响”写一个画面。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个字。(6分)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唐人爱音乐,欣赏时免不了打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有时是衬托音乐的姿态
②?有时显出的却是一种靡靡的景象
③?如“追逐翻嫌傍管弦,金钗击节自当筵”
④?如“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⑤?诗人也时时写到这一“额外功能”
⑥?而很多发饰就成了敲击的工具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②③⑥⑤
C.⑥⑤①③②④
D.⑥⑤①④②③



5、语言运用题  语言综合运用。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郁达夫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清静悲凉”的意境。请以“晨雾”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②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④不少于200字。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高..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