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一)
2019-07-03 08:12:25 【

1、单选题  下列熟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贫无立锥之地求人不如求己如入无人之境解铃还需系铃人
B.千叮咛万嘱咐人不知鬼不觉三寸不烂之舌今朝有酒今朝醉
C.前怕狼后怕虎人有旦夕祸福三折肱为良医近水楼台先得月
D.求大同存小异如堕五里雾中杀鸡焉用牛刀敬酒不吃吃罚酒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依中国文化的古老观念,人心之间不是隔绝不通的。? 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块基石,也成为中国文化千年来的一个精神趋向。
①孔子说“兴于诗”,就是以诗歌来开发人性人心的根本。
②尽心尽情的精神,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③“无邪”就是诚,就是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④孔子主张的仁,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
⑤“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A.①③④⑤②
B.⑤③①④②
C.⑤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⑤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中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
A 笑(yè)  (měng)懂    朱(tà)   畏葸不前  
B (shǔn)头 混(xiáo)    徘(huí)  残羹冷炙
C 棕(lǚ)  (xīn)享     (càn)头  苌虹化碧  
D 自(xǔ)  鸟(cháo)    执(niù)  焦燥不安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每空1分,共6分)。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
(2)固知?,?。《兰亭集序》(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师说》
(5)?,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鞭长莫及    疾恶如仇    豁然开朗    得垄望蜀
B.融会贯通    引而不发    病入膏肓    羽扇纶巾
C.釜底抽薪    江枫鱼火    醍醐灌顶    汗牛充栋
D.自出机杼    茅塞顿开    深居简出    因咽废食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