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人的一生要过很多节日,节日播散在日子中间。传统节日意蕴丰厚,舶来的洋节风味十足。你有着怎样的过节经历?你对过节有哪些思考?……
请结合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遗失拥有
写完作业,我喜欢翻阅令人高山仰止的唐诗宋词,喜欢捧起《红楼梦》揣摩一下曹雪芹鬼斧神工的修辞。
我苦练书法八年,平日也欣赏一些名家表帖,然而,一看到那只能让我望洋兴叹的魏碑隶书,我沾沾自喜的心便瞬间冷却。因为,对于先辈创造的伟大奇迹,我只能瞻仰、崇拜,我甚至根本不具备与他们对话的能力。
?我是一个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十五年,无时不为中国五千年文化凝聚的精华而自豪。
而如今,我却迷惘了。2005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成功申请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张历史题写的问卷。在这张问卷上,很多中国人的答案是:国人不好好过,传统节日给了别人也没有什么。传统节日,我们的祖先以竹比喻过日子,平常的日子便如竹筒,一滑而过,而节日即是竹节,在节日的怀抱中,放松些精神,恢复些力气,精心地过这一天,感谢这一天,感谢生活,感谢生命。而如今,日历被反反复复的七日囚牢般地束缚着,以前曾经深入寻常百姓家的节日便逐渐流失。花朝节、晒衣节……这些其乐融融的节日,似乎只能在古籍中苦苦寻觅,只能在老者的脑海中渐渐沉寂。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节日是一条重要的支流,而如今,无数支流已被现代人遗忘,被人内心的欲望分割得支离破碎。有情人眼中的花好月圆,被膨胀的物质暴力所取代,那样的有情人心中还存留几丝真挚,几丝痴迷?林语堂先生似乎说过,中国的文字时代已伴随着鲁迅等“最后”一攒文人的逝去而逝去。如今,一大批学子,为了能写出一篇美文,甚或一二佳句而绞尽脑汁,却不知华美藻饰背后的干枯与无力。可怜,可惜,那出口成章能诵能吟的文化王朝已经过去,倾情于鸟鸣山乐的悠然之气渐渐消逝于金河银海。是的,先人用五千年的智慧与汗水凝聚成瑰丽的民族文化宝石,为我们构建了仰望自然、仰望生命的至高起点。而如今璀璨的宝石被金币砸得斑斑驳驳。那起点,足否已是我们的终点?
传统节日丢了也没什么,有人说。我只想问问:当所有的所有都被我们遗失之后我们还拥有什么?
本题解析:这个话题是有极强的时代意义。我们不妨将这一话题变成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面对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这样就比较容易把握了。面对央视以“百家讲坛”如此大的阵容来推广传播中国的经典文化,面对中华传统的节日的失色,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的争论,我们不能不想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也不能不思考:我们民族的根又在哪里?
写成议论文比较容易把握,可立论,可驳论;可纵横古今中外,亦可单单针对当今社会现象褒贬。写其他文体则应写过节的经历为佳。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周国平先生对当代人的精神状况作过这样的描述:“精神生活的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在精神领域,不管幸运还是不幸,每个人独自承担拯救自己灵魂的责任,这将是许多代人的命运。热情的理想家所能做到的,至多是鼓舞人们自救,而不是充当救世主。”
精神自救是精神健康的标志,即使没有哲学和哲学家,我们也有不满和自救的需要。
请以“精神的自救”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写成议论文。(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不能够经常地、果断地舍弃一些不该投入精力的事情,什么都渴望得到,时时处处都劳心劳力,其结果只能是让自己失望,所以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以“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范文:?清点生活,美化人生
想生活得精致,就要勤于清点。算算这一生中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于是在一个个白日里,我们就变得吝啬了,在生活面前,精打细算起来。因为生命的时间也不过短暂,谁也不想虚度年华,看朱颜辞镜。
生活的确需要清点。这大概是人类的本能,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和妈妈讨价还价,我不要那个娃娃和小火车了,我要电子琴。虽然有些孩子心性在里面,但我那般年纪,就开始明白取舍之道了。我们总希望生活中,惊喜多一些,平淡少一点;完美多一些,遗憾少一点;回报多一些;付出少一点。这些并不来自于上帝的安排,大都源于我们的选择。人生变化无常,我们会面临一个又一个关隘,若个个都不闯,样样浅尝辄止,等你懊悔了,想说一声让我重新来过,可又到哪里去找那已经流逝的时光。所以,当我们有机会选择,我们要毅然取舍,当我们一旦选择了,我们要忠于自己的选择。生活便自然而然少了些失望。
生活需要勇气来清点。这就如同打扫房间,坐在一堆旧物之中,翻翻拣拣,也许每样都有些来历,有点故事,但总是要咬咬牙,丢了出去,房间也焕然一新了。在这一丢一掷间,就需要一份放弃的勇气。人生应该执着,但不能处处执着。清点需要澄清一些错误认识。经常地果断地清点、舍弃一些事情,并不等于轻言放弃。敢于果断地清点,放弃过多的不切实际的目标是明智之举。鱼与熊掌若不能兼得,自是舍鱼而取熊掌。常常听人赞叹成功是因为矢志不移,其实不仅如此,在矢志不移之前,他已经舍弃了普通人安逸、闲适的生活,舍弃了逛街游园的雅兴。如果你想得到一件珍贵的东西,那你就必须舍弃一件几乎与它同样珍贵的东西。虽然有些无奈,可这就是生活的原味。当生活不赐予你两全其美的时候,你就必须仔细思量,再做选择,别落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不盲从,不冲动,生活需要精心清点。对于我们心中那些许久以来,挥之不去的放弃,淡然一笑吧,因为那是生活的代价。
多一份负担,就少一份轻松,多一份欲望就少一份快乐,无休止的欲望总让人疲惫不堪,过于沉重的负担叫人怎么迎难而上?只有有限空间的心房,不要什么都往里面放,要知道什么该放弃,什么该珍藏。
聪明人不会让过去的事情绊住自己前进的脚步,只有愚人才会沉迷于过去无法自拔,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把心灵清点。
其实,心也有一双翅膀,肩上负担越少,才能越好地飞翔。
满意生活,才能享受人生;清点生活,才能美化人生。生活属于自己,所以要勤于清点。
点评:这是一篇考场作文,得了57分。作者紧紧抓住“清点”二字去写,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清点”,而过多地关注追求;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在舍弃与不舍弃的边缘徘徊。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的心房更是有限,所以我们要放出眼光果断地舍弃,清点生活,美化人生。全文娓娓道来,手法新鲜,主题鲜明。全文语言老练,优美简洁。尤其是文末的一句话,使全文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本题解析:写好此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范围,即什么是“清点”。应该说,“清点”是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所不可缺少的,每个人都应在生活中学会清点,在生活中,我们既要及时清点物品,也要清点事情,清点思想。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相对集中地投入到某一个具体的人生目标上,才有可能实现。什么都渴望得到,可能什么都得不到。所以生活中,在我们很疲惫的时刻,我们应该舍弃一些东西了,应该将不该投入精力的事情及时地清点出去。写作时,只要你所写的必须符合“清点”范围即可。
其次,要选好角度,即选择你认识深刻而材料储备又丰富的小角度入笔。角度小才能开掘深。从大的方面看,我们的国家或集体,在运作某些事件时,势必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所以我们的政策、方针需要清点;在文化界中,有些错误的或不恰当的文艺观要清点;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某些教改或教法违背教育规律,我们也要及时清点……从小的方面了看,我们人生目标定得稍远大一些,不符合自己的实际,我们的目标需要清点;我们的思想或认识有一些错误,也需要经常地果断地清点、舍弃。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这些烦恼、抱怨通通需要把它们扔进岁月的垃圾箱,彻底清点掉;人生中有着无休止的欲望总让人疲惫不堪,过于沉重的负担叫人怎么迎难而上?所以我们也要及时清点有限空间的心房,让心也有一双翅膀,肩上负担越少,才能越好地飞翔。……
再次,要进行发散思维,打开思路,提炼出尽可能多的新颖的观点或中心。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树问大树:“你吃了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一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风为我修饰身材,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世,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则是:我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羚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被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生存的压力,使羚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了像羚羊和狮子那样的生存压力,但学习、工作的压力依然存在,正是这样一些压力,使我们不断成功,不断进步。
请以“成长与压力”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