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2019-07-03 08:37:55 【

1、单选题  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奚以知其然也
C.莫之夭阏者
D.之二虫又何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中句式的理解能力。A项,被动句;BCD均为宾语前置句。所以选A。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武汉街头信笔涂鸦的问题,还需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有关法规。
B.有人说,如果宝马早一点放下“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架子,早几年进入中国,在中国设厂生产宝马车,那么,宝马也许早已成为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龙头老大。
C.对新教材的修订,大家已经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最后我再补充几点,权当抛砖引玉吧。
D.按部就班作公务员,这对我来说简直就像穿小鞋,整天感到郁闷。两年后,我索性辞了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思想。“穿小鞋”比喻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与句意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俄关于600万吨原油的购销合同是两国讫今为止最大的一笔原油贸易合同。
B.九江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援助物资运往灾区,缓解了当地灾民生活物资馈乏的矛盾。
C.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疚辞职。
D.记者从文登火车站了解到,3月5日凌晨出现了不少急着赶往威海上班的旅客在候车室内候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讫今”应为“迄今”;B“馈乏”应为“匮乏”;C“引疚辞职”应为“引咎辞职”)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按对有关作家作品的提示填空。
(6)林肯说过,一个小妇人的一部分小书,引发了一场大战,这个小妇人是?,这部小说是?,这场大战是美国?。
(7)赵树理是1942年以后解放区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等。
(8)曹禺,原名万家宝,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等。
(9)周立波,现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获斯大林文学奖)。丁玲原名?,现代著名作家,长篇小说?获斯大林文学奖。
(10)《班主任》的作者是?,《红日》的作者是?,《原动力》的作者是?,《陈奂生上城》的作者是?。


参考答案:
(6)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南北战争(7)《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8)《雷雨》《日出》《北京人》(9)《暴风骤雨》蒋冰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0)刘心武?吴强?草明?高晓声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曾经陷入僵局的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以及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
B.在世界各地,教授汉语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普通话已成为中国又一种广受欢迎的“出口商品”。
C.针对某大型超市以普通蔬菜冒充有机蔬菜、以虚似商品说明欺骗消费者等,工商部门对涉案门店进行了依法处理。
D.文件要求,需要参加这次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务必在4月21日前去报到,否则后果自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