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荆山之上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C.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D.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状况下,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含贬义。B.栉风沐雨: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雪,一般用作谓语。C.历历在目:〈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不能用来形容“温馨和美的亲情”,属于对象不符。D.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无语病的一句是(?)
A.多读多写,至今仍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B.国足的健儿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而是关系到祖国母亲的荣誉。
C.他没有听取旁人的劝告,执意要对那个不法的外商提出控告,要求赔偿。
D.为了解用水不足的燃眉之急,水厂只好将废水回收,市里则开展一水多用和用河水代替自来水使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学习语文的好的方法”。? 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而是”改成“而且”。D“开展”缺宾语,可加上“的活动”)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依照例句,另写一组有寓意的句子。要求按下面提供的三件物品,写出寓意与物品形象特征相统一的意思完整的句子。(不要求与例句字数相同)(6分)
例句:
锚:即使一生不露面,也会感到它的存在。
足球:总让人踢来踢去,不得不变得越来越圆滑。
①蜡烛:站得不端正的,____________。
②火柴:不经受磨炼,____________。
③刨子:铲出了不平,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参考)①必然泪多命短 ②发不出生命的光辉 ③才有快乐的花开
本题解析:句子的寓意要与形象特征相统一,意思完整。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某校学生会为使更多的同学体验“低碳”生活,接受“低碳”理念,决定组织同学参观世博园“零碳馆”。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拟写一份海报。要求:只写海报的宣传鼓动内容;语言表达简明流畅,生动得体。(100字左右)15分)
“零碳馆”利用阳光和导热采暖、黄浦江水控温、废木头发电,完全摒除了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
利用温压和风压,“零碳馆”能保持建筑内部空气流通,环境舒爽。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能将吸收的太阳能在夜间转换为荧光释放,使展馆成为 “会发光的房子”。
游客在“零碳餐厅”看到的餐具都是由前晚多余的有机饼干处理而成,使用后将会用于发电和发热,最终剩余品又再加工成生物肥,真正实现变废为……这些创意试图让游客在日常生活体验中,逐渐养成“零碳”的新生活态度。
最特别的是,游客将在“零碳馆”领取专属的“二氧化碳身份码”,然后在”太富翁碳册游戏”中回答50个互动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出行方式、里程数,使用的燃气种类,每月的水电煤费用等,最后游客将得到一张电脑计算出的”碳诊断书”,记录个人一年的“碳排放总量”。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参考答案:如果你是个“高碳”消费者,那就去世博园参观最酷的“零碳馆”吧。
它没有空调但温度宜人,它不用耗电却熠熠生辉,它用饼干制作餐具,它用游戏输送理念。
想做“低碳”潮人吗?想拥有第二张身份证吗?现在就出发!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得体。
首先,要明确海报的形式、特征和作用。其次,海报宣传的主题应该从所给文字材料中筛选概括。材料中四段介绍了四个特征,这必须在概括的基础上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具有鼓动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经常在夜间出没于游戏厅内,白天一到教室就没精打采。
B.这群姑娘穿上这套时装,亭亭玉立,翩然若仙,更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C.李立天不亮就打扫卫生同学们到教室时,他早隐隐约约地把卫生搞好了 。
D.刚建好的一座房子,怎么就漏雨呢?天花板上斑驳陆离,好像奶牛的屁股一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