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补写出下列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一划线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6分)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可以放大心灵的半径。因为读书,我们触摸到人性的复杂与迷乱;?;?;?。走出平面的生活而趋向立体的生活,有了自己的超维空间,对世界更有一分悲悯和包容,有一个更大的自我,活得更为通透与明白。
参考答案:因为读书,我们感受灵魂的崇高和智慧;因为读书,我们发现历史的真实与遮蔽;因为读书,我们化解了生命的苦痛与忧伤。
本题解析:仿写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几种形式,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仿写题大多数都要考修辞,因此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不要忽略。此题是嵌入式仿写,答题时要写出对读书的感悟,和上文形成排比,但须是抽象概括,不需要形象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消防工作,我们一定要曲突徙薪,切不可事到临头才手忙脚乱,导致灾祸的发生。
B.钱钟书先生用文言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技巧精湛而多变化,其用词也运斤成风,最可表明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C.一所大学的价值是与祖国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培养出的兴业之士、治国之才、学术大师是使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力量。
D.洪磊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权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而美方所谓年度人权报告对他国内政说三道四,涉华部分无视事实,充满偏见,颠倒黑白,不值一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A.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火。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曲,使弯曲;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人们习惯说“防患未然”或“未雨绸缪”,但句中“曲突徙薪”与消防工作关系更为紧密。B. 运斤成风: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神妙。运,挥动:斤,斧头。C. 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只用于人与人之间。句中应改为“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息息相关”使用范围更广。D. 说三道四: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点评: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还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何厌之有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若属皆且为所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论语》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请根据其意蕴,联系自己的
生活,仿照示例,另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6分)
示例:面对纷繁的人世,请多一分思索,不要主观臆断,为表象所迷惑。
参考答案:示例:
面对丰富的生活,请多一分淡泊,不必一定拥有,为利益所迷惑;
面对复杂的社会,请多一分包容,不要固执己见,为情义所迷惑;
面对精彩的人生,请多一分平和,不要有自私之心,为生死所迷惑。
(注意从孔子的话中引申,答出两例即可,6分)
本题解析: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意思是:不随意猜测,不主观武断,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那么根据例句的提示,我们在此基础上,可以延伸到生活、社会、人生、青春等等,而后面的句子由两个关键,一、要构成意义上的对照;二、要合理阐释“毋必,毋固,毋我”三个中任意两个的内涵。
示例:面对丰富的生活,请多一分淡泊,不必一定拥有,为利益所迷惑;
面对复杂的社会,请多一分包容,不要固执己见,为情义所迷惑;
面对精彩的人生,请多一分平和,不要有自私之心,为生死所迷惑。
注意:字数的基本一致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按要求答题。
今年5月20日南京大学将迎来110周年校庆,校方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了校友接待的一个重要原则:序长不序爵。“长”指的是年龄、入校时间早晚,“爵”指的是官位。南大110周年校庆办主任龚跃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这一消息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很多人拍手叫好,直竖大拇指。但是持怀疑态度的也不少,有网友直接怀疑其可行性和真实性,就是南大自己的教职员工也有表示担心的,认为要想真正做到不论官爵,难上加难!
对上面材料所述事实,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加以阐述。(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一:南大决定校庆接待“序长不序爵”,是一种很好的价值导向,应予以鼓励和提倡。首先,在整个社会官本位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的环境中,南大的特立独行体现了一种正气、一种风骨,对社会风气的改变有良好的示范意义;其次,趋炎附势的风气也表现在教育界,特别是校庆时,嫌贫爱富,媚官媚钱,庸俗之风盛行,南大的决定是大学中的异数,体现了硬气和担当,树立了新风;再次,南大的决定也是对教育公平和人格平等理念的坚守,让每一个校友都能在母校感受到温暖,这种理念将成为良好的校园文化,影响一代代学子,并进而影响社会。
答案示例二:南大决定校庆接待“序长不序爵”,理念虽好,但恐怕很难实行。首先,现实有着较浓的官本位思想,对权力和财富的崇拜在整个社会还有一定的根基,要逆潮流而动,会成为众矢之的;其次,简单化地以官位大小来衡量与评判个体的成败价值,这种观念即使在当今高校也广泛存在,南大要独树一帜,在高校中可能会遭到孤立;再次,如果一位校友身居高位,大学能够不搞点“特殊待遇”吗?在利益面前能够坚守自己的理念吗?(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
修改如下:
答案示例一:南大“序长不序爵”是一种很好的价值导向,应予以鼓励和提倡。首先,我国自古就有“尊老”的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人们所崇尚的美好风尚,“序长”所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尊重年长者的传统伦理美德;其次,大学是学术圣地,南大特立独行的“不序爵”是对学术的尊重,体现了大学风骨,弘扬了时代正气;再次,从操作上来说,“序长不序爵”?的做法就像排名只按姓氏笔画一样简单易行,省去了很多人为的纠结。
答案示例二:南大?“序长不序爵”,理念虽好,但恐怕很难实行。首先,浓厚的官本位思想,对权力和财富的崇拜在社会还有一定的根基,南大的此举无异于“蚍蜉撼大树”。其次,纯粹的“不序爵”要求实施者要有公心,不自私,但目前部分官员的素质还有待提升。再次,在行政上,大学隶属政府管理,简单化地“序长”,南大是否有底气实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