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三)
2019-07-03 20:58:01 【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题计分)
(1)其志洁,故其称物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兵车行》将批评的矛头大胆地直指天子,表达了怒不可遏的激愤抗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守着窗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长江,想起三国时的英雄曹操、周郎,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短暂的感叹。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小题1: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_,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小题3: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小题5: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小题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小题7: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则徐)
小题8: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分)
小题1:春江潮水连海平,??,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小题2: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4: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苏轼《后赤壁赋》)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离骚》)
(2)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
(3)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或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5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题计分)
小题1:①日月忽其不淹兮,?。(屈原《离骚》)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有志与力,?,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④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⑤文章合为时而著,?。(白居易《与元九书》)
小题2:①绿杨烟外晓寒轻,?。(宋祁《玉楼春》)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④世事洞明皆学问,?。(曹雪芹《红楼梦》)
?是哥伦比亚著名的作家,他的《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之作,1982年他也因这部伟大作品的独到的艺术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