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及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②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③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④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句“因以讽谏”是省略句,“因以(之)讽谏”“以”为介词,译为“用”。②句中“以”为介词,译为“用”。③句中“乃”为副词,译为“才、这才”。④句中“乃”为副词,译为“就”。因此答案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顺流而东也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B.①所思在远道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①挟飞仙以遨游②引以为流觞曲水
D.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②耳得之而为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连接,表修饰/连词,表转折。②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③连词,相当于“而”/介词,把④结构助词,的/代词,它们。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知留船以待,怪不如约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
B.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则处之之心,又可知矣
C.盖已知其非君子其孰能讥之乎
D.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故内惑于郑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均为介词,因为。B.代词,代自己的行为/助词,的;C.代词,他/语气助词,表反问;D.介词,在/介词,被。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手抚膺坐长叹(介词,用)
B.所守或匪亲(有时)
C.但见悲鸟号古木(只,仅)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词,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或”解释错误,应为“倘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按照“之”字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①青,取之于蓝
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冰,水为之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③⑦⑧
D.④⑤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之”作代词时,可以作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①⑤⑥句中的“之”均放在了动词后面。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