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7-03 21:07:50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走进优美的白鹭洲校园,我看到了古树,教学楼,操场和林荫小道。
B.“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C.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
D.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古树”“教学楼”后的逗号改为顿号。C.书名号改为引号。D.“即”不能用冒号。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贵州省昨日出台《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实施细则》。根据《细则》,学籍号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规则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学籍管理实行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终身不变。同时严禁接收六周岁以下的不足龄生入学。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留级,不提倡跳级。                                     (2014年4月10日贵阳晚报)
材料二:随着贵州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实施细则》的出台,意味着又多了一个地方取消留级制度。早在1994年国家教委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减少留级人数,可选择部分地方和学校进行取消留级制度的试验。”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留级制度,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参考答案:示例一:我认为要保留留级制度。(1分)一是留级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特别是一些差生可能会因此发生改变。二是学生有自动选择的权利,取消留级是对教育权利的侵犯。三是义务教育不能只是数量上的责任,更应注重质量上的要求,学生确因有必要进行留级,就不应一刀切。(4分)
示例二:我认为要取消留级制度。(1分)一是留级有伤害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负作用,反而会让学生成绩下降。二是留级会形成对资源的浪费,对于非留级的人并不公平。三是调查显示,留级率越高其教育质量也越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显示,留级率愈高的国家亦是学生学业表现愈差的国家。而芬兰、挪威、日本和韩国早已取消留级制度,它们在国际教育领域的排名里保持着良好地位。可以说,取消留级属于一种趋势。    (看法明确1分, 写出两个理由且语言简明连贯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可以从取消留级制的历史沿革、对教育的影响、对国家教育资源的利用、对学生的约束等,综合各方面的利与弊来辩证地看待。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离开母校已经整整五年了,也没能回去看看,对母校的思念之情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B.幻想一旦脱离了现实,神话也就不易广泛流传,因为神话创作,要想得到群众的欢迎,就看它是否立足于现实。
C.互联网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商务、交通上的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越来越怀疑。
D.省气象台台长介绍,这两天出现的40℃以上高温是由大气环流造成的,目前控制我省的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辨析病句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再逐一查找它们是否有成分赘余或残缺、搭配不当等考纲所列的六种毛病。本题中,A.“思念之情”与“浮现”不搭配。B.“是否”两面对一面C.把“互联网”调到“虽然”之后,语序颠倒。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悠(miǎo)
首(qiào)
窗(qǐ)
方兴未(ài)
B.田(chéng)
(zǐ)
染(rú)
含情脉(mài)
C.羽而归(shà)
相关(qī)
酒阑灯(xiè)?
(jí)
D.侘傺(chà?chì)?
欷歔(xī?xū)?
尔(zuì)
(hu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的一个图示,请根据图表用比较简洁的话概括这个方案至少三方面的内容。(6分)


参考答案:(1)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假日时段呈分散趋势。
(2)增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3)春节假日提前,从除夕开始。
(4)休假方式更加灵活,允许上移下错,与法定假日形成连休。
[6分。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本题解析:首先找出变化,原来为十天,现在为十一天。原来只有五个法定节日,现在变成七个。再关注下面的小字,写出变化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