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四)
2019-07-03 21:27:17 【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B.人代会下午3时开幕,不到2时,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就站满了严阵以待的记者。
C.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做法,如果还不能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后果将无法想象,这不是危言耸听。
D.河西的房价已经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足足涨了每平方米1000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B、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C、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D、叹为观止:赞叹所见实物好到极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翘(qiào)首翘(qiào)尾巴颤(chàn)栗浑身打颤(zhàn)
B.拉纤(qiàn)勒(lēi)死 悬崖勒(lè)马 自怨自艾(yì)
C.方兴未艾(ài)迫击炮(pào) 如法炮(pào)制间(jiàn)或一轮
D.禁(jìn)止忍俊不禁(jīn)星宿(xiǔ)虚与委蛇(y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是一组多音字题型。A项中“翘首”的“翘”应读qiáo;C项中“如法炮制”的“炮”应读páo;D项中“星宿”的“宿”应读sù。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参考答案:棒是木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


本题解析:(木制、相接、凸出各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仿造画线部分的句式,完成下面一段话。(3分)
鲁迅和巴金,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然而两人的文风迥乎不同。鲁迅的著作有中年人的冷竣。他的文章,如匕首,如投枪,醇厚辛辣,犀利深刻。
?。然而,无论两者在文学风格上存在多少差殊,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有着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


参考答案:巴金的作品有青年人的热情。(1分)他的小说,像火炬,像热风,(1分)诚挚奔放,凝练清新。(1分 )(内容上紧扣“迥乎不同”造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仿写题首先要把被仿句子的句式分析出来,然后再按句式按题干要求选取相应内容补写完整,此题被仿句式的特点是xx(人物)的△△(成果)有??(年纪)人的!!(年纪特征)。他的xx (作品),两个三字比喻句+作品特征。因为前提是鲁迅和巴金,仿句只能是巴金及其成就、作品和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四字成语中有许多只差一个字,意义就大相径庭,如“无所不能”与“无所不为”前者意思是没有什么不会的,形容人能干,后者意思是什么事都干得出,含贬义。请另举出与此相类似的两组成语。(6分)
答:                                                                          


参考答案:如:自食其力与自食其果;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