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在一次古诗鉴赏课上,老师要求你作发言准备。请你把发言中与下列要求相关的内容写出来。要求:(1)引用古代诗句并表达出你对所引诗句喜爱的原因;(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不超过50个字。(4分)
参考答案:示例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优美的诗句常常像清澈的泉水流过我的心田,使我的心灵获得恬静而又惬意的享受。
示例2:每当我困顿消沉的时候,“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山一样豪迈的诗句总能给我以信心和力量。
本题解析:引用诗句1分,喜爱原因1分,比喻1分,语言表达1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刊载/千载难逢 弹劾/言简意赅 舍弃/退避三舍 扛枪/力能扛鼎 B.落拓/丢三落四 累赘/连篇累牍 供奉/供不应求 叱咤/姹紫嫣红 C.仆役/风尘仆仆 躯壳/金蝉脱壳 露脸/抛头露面 闭塞/敷衍塞责 D.苗圃/惊魂甫定 暴露/一暴十寒 横溢/飞来横祸 省悟/不省人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绊马索/搅拌机狙击/越俎代庖伦常/囫囵吞枣疏浚/提前竣工 B.老搭档/档案袋纤巧/纤尘不染开拓/落拓不羁角色/群雄角逐 C.应声虫/应届生竦立/毛骨悚然憧憬/灯影幢幢果脯/相辅相成 D.着眼点/着重号亲家/亲痛仇快关卡/卡住脖子稽首/无稽之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分别读dàng,xiān,tuò,jué;A项分别读bàn,jū/zǔ,lún,jùn;C项分别读yìng/yīng,sǒng,chōng/chuáng,fǔ;D项分别读zhuó/zhuó,qìng/qīn,qiǎ,qǐ/jī)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运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写一段新闻点评。(不超过30个字,5分) 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奋不顾身地扑进江中,他们手拉手搭起人梯,救起了两名少年,而陈及时、方招、何东旭等三名大学生却被湍急的水流冲入江中,不幸遇难。这个“90后”大学生英雄群体舍己救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但也有人认为不值。一位参与救援的学生事后表示,今后再遇到有人需要帮助,还会毫不犹豫伸出援手。
参考答案:“90后”大学生舍己救人引社会争议。(1分)新时代青年不忘社会责任令人赞叹。普及生存自救常识十分重要。
本题解析:(以上两点写出任意一点,言之成理,合乎字数要求,给4分;若予以批评,不给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等公开场合,经常引用诗文来为自己的讲话做注脚:在谈自己的工作态度时他说:?;在概括今后工作时他说:?;在谈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问题时他说:?;在谈到两岸合作问题时他说:?;在回答记者“什么是快乐”问题时他说:?。他在各类讲话中对诗文的灵活运用,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熟练运用本民族的传统智慧应对处理各类事务的能力,也为他所引用的诗歌赋予了时代新意。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②“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⑤“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A.①⑤③②④ B.⑤①③④② C.③⑤①④② D.③①⑤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做本题,要做到两方面的结合,一是诗歌的内 容,二是材料所给的具体语境。注意把握诗意和语境中关键词语的结合点。自己工作态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后工作——而今迈步从头越;政策走向——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两岸——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点评:一方面要理解所给句子的意思,一方面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即上下文。有时也要考虑句式特点与表现的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