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歌曰:桂棹兮兰桨,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氓》)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5)予谓菊,?;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6)?,风烟望五津。(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周敦颐《爱莲说》)
(8 )结庐在人境,?。(陶渊明《饮酒》)
(9 )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无丝竹之乱耳, 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孟子·滕文公》)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3)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折戟沉沙铁未销,?。?,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羽扇纶巾,谈笑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4、单选题 以下对课文内容方面的鉴赏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 ]
A、《南州六月荔枝丹》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引用等,把荔枝的果实形态和生产的有关情况作了生动形象的介绍。
B、《〈物种起源〉导言》其实是一篇绪论,文章全面细致地为我们介绍了进化论思想,并概述了《物种起源》一书的写作经过及出版说明等情况。
C、《咬文嚼字》的作者朱光潜,正是抓住了“咬文嚼字”这个成语所包括的积极因素,提出了鲜明的主张:在文学上,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D、《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有破有立,鲜明地阐明了自己对文化遗产的态度,那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拿来主义”。
5、其他题 默写。(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6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屈原《离骚》)
(2)土地平旷,。(陶渊明《桃花源记》)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4),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6),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8),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