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7-03 21:39:36 【

1、单选题  下列选项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仓廒 迤逦锱铢皇天后土
B.岑寂尺读优握一蹴而就
C.孤骛叫嚣付梓河辙之鲋
D.披靡轻鸢梳朗孤苦伶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尺牍,优渥;C项,孤鹜,涸辙之鲋;D项,疏朗。尺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写工具,用竹片或者木片制成,所以跟“片”有关;孤鹜是孤单的野鸭子,骛:追求。平时注意字形与意思结合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2008年北京残奥会正值中国的中秋佳节。盛会逢佳节,举世同庆。请以中秋节为话题,仿照例句再写一句内容相关、形式相似的句子。
例句:残奥会一届一届地传递,传递的是超越,传递的是融合,传递的是举世的梦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秋节一代一代地传承,传承的是民俗,传承的是文化,传承的是亲人的牵挂。


本题解析:(四句话得分分别是2、1、1、2,内容无关,形式再好,最多得2分。) 注意排比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五选三)(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2)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余心之可惩。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参考答案:(1)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2)如怨如慕,泣孤舟之嫠妇;(3)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3分)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是?
①神话把神人化,传说把人神化。
②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
③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④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
⑤有人说我国的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


参考答案:②⑤④①③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诗歌首节三、四行的句式,在后两节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4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我原想撷取一片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本题解析:仿写句子,最主要的是要搞清楚句子仿写形式和内容上的要求。形式上的要求包括要仿写句子的结构,所应选取的材料以及其表达的方式。内容上的要求和限制,这是仿写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易错点,所以一定要吃透例句的内在精神。本题所写的句子应根据第一个诗段的内容和句式特点,选取适当的意象,但要注意,第一句中的意象,和第二句中的意象应是种属关系,即第一个意象是第二个意象的一个组成部分。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常见题型》试..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