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小题2:小说中的表哥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简要概括。(2分) 小题3:小说以“我”的流泪结尾,耐人寻味。请你说说结尾有什么耐人寻味之处?(5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简述杨修之死及原因。 参考答案: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造花园,门上书一“活”字,心思被他一语道破。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塞北送酥一盒,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他解说为“一人一口酥”并分吃掉。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操怕人暗杀,故意装梦中杀人,又被他当众说破,操闻而愈恶之。多次帮曹丕,操又更加厌恶他。直到操汉中被困,无意命令夜间口号为“鸡肋”,再次被修看破,并当众揭底,让众人准备离开,操终于忍无可忍以动摇军心之罪杀了他。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关键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明晰事件来龙去脉,突出重要细节。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
参考答案:
小题1:AE
小题2:①承上启下,由交代行程转入写景抒情;②交代大别山红叶生长的具体环境。(结构、内容作用各2分,大意对即可。)
小题3:拟人,例如“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心情而特殊热烈”“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性格而改变明艳”等赋予人的情态,揭其精神品质;比喻,例如“秋叶一树,正如大别山的掌心红痣”,这一比喻很新颖别致,不仅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秋树的神韵,也给秋天增添了生气;排比,例如“那样的红叶……那样的红叶……那样的红叶……”,从不同角度赞美红叶;反问,例如“深情莫过深秋,红颜哪堪红叶?”引发读者的深思。(4分。每答对一种,并能 举例赏析给2分)
小题4:①忘却愁苦,展示美丽。乌桕生长在贫瘠的山间田埂上、坡岸边,依然将红叶高高擎起。②成就美丽人生梦,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乌桕之所以能在田间地头成就美丽,靠的就是坚忍不拔之志。③求索的路上,要有信念。从朝露到晚霞,从黄昏奔波到黎明,从春到秋,支撑乌桕的力量就是信念。联系实际略。
本题解析:
小题1:A“因为厌倦了大都市街头的喧嚣和纷乱如麻的生活和工作”,强加因果,原文并没有“厌倦”生活和工作之意,“纷乱如麻”不是形容生活,而是形容道路的;E“以游踪为线索”有误,且“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大别山的美丽景致”也不妥,文章并不是以景物描写为重点。这是一道散文的综合赏析的题目,涉及到文章的内容、手法、主旨等,答题时注意对读和分析。
小题2:这是一道语段作用分析的题目,答题时首先答出语段的内容,然后分析作用,语段在文章的中间,应该是承上启下的作用。答题时写出上承什么,下启什么。
小题3:这是一道艺术手法赏析的题目,答题时找到含有修辞的语句,结合文章分析其效果即可。
小题4: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首先明确该句的含义,结合文章进行解释,然后联系实际作相应的探究。注意结合实际做到言之成理,语句的含义要抓“住将一切愁苦尽数冬眠”“红叶高擎于天”“坚忍不拔”“沿着蜿蜒小路前行”。等重点语句。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囚绿记》是紧扣什么展开情节的?线索是什么?情节的展开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紧扣一个“绿”字;线索是:寻绿一观绿一囚绿一放绿一怀绿;情节的展开与作者感情的联系:文章的每一个情节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都表现了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随着情节的展开,作者一步一步地把热爱绿色生命、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思想情感推向高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散文,回答下面问题。
跟着炊烟回家
马国福
①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恬静安详,似乎炊烟成了一个乡间的导师,让那些懵懂的心灵找到情感的慰藉,人生的方向。
②记忆里的村庄,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时候,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的时候,我们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地穿过林梢。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间?,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再也不离开这个村庄了,只为在每天的日升日落中看这炊烟升起又熄灭,熄灭又升起,多好啊!
③肩膀上扛着铁锹的父亲说:傻孩子,一辈子窝在这个村庄里有啥出息啊!有本事的人都到城里去工作,哪有像你这样没有上进心的人啊!
④土地就像一根宿命?的绳子,把父辈一生都拴在土地上,让他们无法脱离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重劳动。多年后,我通过知识解开这根绳子离开村庄,到城里谋生。想到村庄里的乡亲们沿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亘古传统,从事永无止境的繁重农活,他们的生活依然很不宽裕,我的心就微微作痛。我知道,父亲当初给我说那番话有他的道理。也许,父亲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当时父亲之所以给我狭隘的幸福定义自有他的苦衷吧。
⑤有时候,在城市中受了伤,我就想回到村庄,对着那见证我年少岁月的炊烟,大哭一场。我知道,我的滂沱泪雨,会被炊烟带走,让我无所牵绊地上路、追求。像一缕空气消失在风中,像一抹?炊烟擦干我的眼泪,坐在故乡的山冈上遥望炊烟,我的心会归于平静。城市生活衍生的计较、竞争和苦恼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从炊烟熄灭又升起的自然景观中汲取继续抬头前行的力量。计较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竞争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一切计较、竞争和苦恼,比与我的生命水乳交融的炊烟还轻,我为什么不放下呢?村庄里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家里可以没有美味佳肴,灵魂的仓库里可以没有金银细软,但村庄里不能没有炊烟,人的精神家园里也不能没有炊烟。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
⑥我一直怀念炊烟。远离了村庄的炊烟,我的生命似乎成了一条断流的河,一块荒芜的田地。只有炊烟,以及村庄里那些与炊烟站在一起的风物,才能让我的生命保持长久的美感、幸福和丰盈。心里空虚的时候,我常常打电话给父亲,说我看不到炊烟的落寞。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
⑦通完电话,晚上我就会做梦,梦见炊烟舞动的画面,梦中的炊烟就是一场大雨,湿润我干涸?的河流,让我的内心汹涌起思乡的碧波,一波一波,顺着河流的方向回家。
⑧漂泊的宿命已经不能让我经常回家了,命运把我羁押到远方。一年回一次家,看一次炊烟,对我而言是命运的大赦。我只能在梦里跟着炊烟回家。炊烟是一个村庄全部的重量,是生活在炊烟扎根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希望。炊烟对我的意义就是灵魂的意义。
⑨一个人的灵魂断炊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的灵魂里每天舞动着的,那是一束束炊烟。 1.文章第②段描绘乡村景象,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③段父亲为什么要对“我”说那番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出现“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标题是“跟着炊烟回家”,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深刻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围绕“炊烟”这一主体,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乡村的恬静幽美,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2.①土地是农民的宿命,让他们一生离不开土地;②繁重农活永无止境,而生活却依然很不富裕;③到城里工作或许能过上幸福生活。
3.①点题;②前后照应;③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理解、关爱;④有助于文章主旨的表现。
4.①在疲惫的城市生活中,慰藉思亲怀乡之情;②在城市遭到挫折时,汲取前行的力量,在人生坐标里找到自己的标尺;③在生命变得荒芜、空虚时,让自己拥有美感、幸福和丰盈的精神家园。(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