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己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夜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1)词的上片,一句一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四景,并说说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
(2)历代词选家大都认为“无数杨花过无影”是一时名句,请从艺术觉度作赏析。(6分)
参考答案:(1)词的上片,一句一景,写水上龙舟,柳阴秋千,芳洲拾翠,秀野踏青。(4点,共2分,少一点扣1分,扣满2分为止)紧扣寒食节日,从四个角度极力渲染了春光的美好,气氛热烈。(2分)
(2)可以从以下角度说,说出一个角度即可得分。(也可答出其它方面,言之成理也可给分,但至少答出两个点。每点3分,共6分)
①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柳絮在日下有影还是无影,人们平时并不留意,这里经作者点出,显得新鲜而有诗意。
②全词由热闹而冷静,这种冷静,用无数缭乱的杨花作了反衬。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彻底破坏、大胆创造是《女神》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精神特征之一。请举例说明作品是如何表现这种精神特征的。
参考答案:《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这种统一集中体现在郭沫若诗中反复出现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女神》中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即“五四”时期人们心目中觉醒的、新生的中华民族形象(如《凤凰涅槃》中的凤凰,象征民族的新生)。《女神》中自我抒情主人公是—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人。所谓“大我”的情怀,是古老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种崭新的精神,也就是“五四”式的彻底、不妥协、战斗和雄强的民族精神(如《女神之再生》等)。这种精神还体现为对自由与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是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创造力的充分肯定,是那种“天马行空”的心灵世界(如《天狗》等)。“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又应当理解为同时是诗人的个性与灵魂的真实袒露。“大我”与“小我”是统一的(如《天狗》、《蜜桑索罗普之夜歌》等)。从郭沫若诗中也会听到不和谐的声音,展现其骚动、矛盾的内心,在表达进取时可能又有颓唐厌世。这也可以从“五四”时代心理情绪的复杂多样性方面去理解。惟其如此,更真实地立体地表达了一代青年的思想情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①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②,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③凝愁!
【注】①苒苒:渐渐,慢慢。②颙望:抬头远望。③恁:如此。
小题1:上片重点写景,请简要说明上片写景的特点。苏轼对“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有“不减唐人高处”的赞叹,试做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在下片中,词人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表达情感的?(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在上片中,作者写景主要是按远景(关河、江楼)――近景(楼前花残叶败)――远景(长江)的顺序描绘的。(2分)“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写雨后暮景:寒风凄凉紧急,关河恢宏冷落,残阳余辉洒满江楼,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一幅苍茫旷远的意境,鲜明逼真,能够体现出唐代诗歌的最高境界,所以赢得了苏轼的赞叹。(3分)
小题2:此词的主旨主要是抒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思乡怀人之情。(2分)下片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2分)下片前五句主要写自己因故乡难见,徒引无穷思念之情。接着,由实入虚,推想心上人盼己回归望眼欲穿的情态,虚实结合,把游子羁旅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小题2: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2)题(6分)
北斋雨后①?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性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此诗为文同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文同是苏轼的表兄,北斋是他庭院中的书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中国诗与中国画本来密不可分,细读文同的《北斋雨后》,可见一斑。
B.庭小圃幽清嘉可人,令文同陶醉,于是他常将下属请到北斋处理公务。
C.北斋可赏奇,诗人曾在雨后看枝头好鸟,待到深秋还可赏玩彩蝶戏花。
D.有禽有蝶增添了生气;"双禽"、"一蝶"乃为对仗所造,数词不必实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