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7-03 21:45:53 【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___________________,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_。(《孟子·告子上》)
小题2: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_________________,君子不齿,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小题3:四十三年,________,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遇永乐》)


参考答案:
小题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
小题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小题3:望中犹记?佛狸祠下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论语》)
(5 )?,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参考答案:(1 )挟飞仙以遨游? 知不可乎骤得
(2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 )近乡情更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小题1】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小题2】“天下无道”指什么?孔子对此的态度?(2分)
                                                                                            
                                                                                           
                           
【小题3】为什么“名正”才能“言顺”? “正名”的内容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辞,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1分)才算罢了。(1分)
【小题2】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写出一点得1分,写出三点才能拿2分)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1分,光写”不满”不能得分)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小题3】名分不仅仅是一个“名”,还有实在的内容,名不正所导致的,往往是实不正。(只要涉及到“实”给1分)名的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该句子时,“于”翻译成对,“无所苟”译为没有马虎的地方,这两个关键词每个一分。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小题2】试题分析:“天下无道”指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将这里面所包含的意思概括出来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解答本题虽然要筛选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首先还是要能理解句子的含义,只有能准确翻译出句子,才能准确把握里面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小题3】试题分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也就是说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1)哀民生之多艰;金就砺则利
(2)无边落木萧萧下;人道寄奴曾住
(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徘徊于斗牛之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8分)
小题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小题2: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
小题4: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贾谊《过秦论》)


参考答案:
小题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1: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小题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小题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易错点:繁霜鬓——烦双鬓,潦倒——缭,莺语花底滑——鹰,底(少一点),幽咽——悠,参省——醒,知明——智,报怨——抱怨
很多学生只是根据字音来记忆,忽视字形,造成音形分离,错字很多,还有就是遗漏,特别是文言文虚词,现代文中助词,颠倒现象也很多。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