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7-03 21:55:26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关于文学常识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B.江河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星星变奏曲》是他的一首重要诗作。
C.1979年3月,《诗刊》发表了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由地下正式走上诗坛,也标志着朦胧诗正式诞生,从而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冲击波。
D.江河原名于友泽,曾出版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他还写了不少抒情诗,如《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星星变奏曲》《致橡树》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致橡树》是舒婷的作品。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句)。(5分)
(1)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行成于思,?。(韩愈《进学解》)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杜牧《阿房宫赋》)
(4)星垂平野阔,?。?,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5)两情若是久长时,?!(秦观《鹊桥仙》)


参考答案:(5分)(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2)毁于随?(3)旌秦者秦也,非天下也?(4)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5)又岂在朝朝暮暮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3分,限断6处)
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王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参考答案: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王/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断句能力。文言断句属于翻译理解知识点。此题语出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文段阐述“我”有忧色的原因,“吾国其几于亡矣”是结论。文中“足己”(自我满足)“莫之若”(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较难理解。
译文: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像我这样无能的人都能在朝堂上议论国事,而群臣却没人能比得上我,可见,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有忧愁的神色。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
请据此设计一则公益广告。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用祈使句;不超过15字。(5分)
□□□□□□□□□□□□□□□


参考答案:请别让你的装饰,浸透大象血泪!(请对象牙制品说“不”!)


本题解析:用祈使句2分,表达鲜明准确3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4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