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7-03 22:02:08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对下面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诸:相当于“之乎”,兼词 B.乐酒无厌谓之亡——厌:满足 C.虽有台池鸟兽——虽:虽然 D.顾鸿雁麋鹿——顾:环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问题。 ①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②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②,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注】 ①或:通“惑”,感到奇怪。②数:技术。 在孔子和孟子看来,求学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如何才能做到这些条件?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小题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②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③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小题2:如何才能做到短文中的“二乐”?
4、单选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昔者秦穆公乘马而车为败,右服失而人取之。缪公自往求之,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缪公叹曰:“食骏马之肉而不饮酒,余恐其伤女也。”于是饮而去。(《吕氏春秋》)就活用看,下边与“于是饮而去”相同的是 A.可烧而走也 B.必哀人之穷困 C.文嬴请三帅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阅江楼记 (明)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夫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 “此朕栉风沐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延及内外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饁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不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不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 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圣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功者,勒诸碑铭。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 【注】 这篇散文是奉明太祖朱元璋的旨意而作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罔:无。 B.以俟夫一统之君俟:等待。 C.此朕栉风沐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致:取得。 D.皆略而不陈略:忽略。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必悠然而动遐思木遭之而叶脱 B.今则南北为一家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无不寓其致治之思不知东方之既白 D.而登于衽席者也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江楼位于狮子山上,因这里地势雄伟,景色壮丽,皇帝下诏令而建造,目的是与百姓共同分享游览的乐趣,作者奉命为其写记,并给它取了一个美好的名字,叫做“阅江楼”。
B.那临春楼、结绮楼,不是不华美;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但它们只不过是用来欣赏管弦发出的淫靡之音,藏匿燕赵美女的,转瞬之间人们就会为之感慨。这些内容从反面议论,对明太祖暗含劝勉意,写得含蓄而隽永。
C.本文充满了大量的对明王朝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但在盛赞朱元璋文治武功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劝勉皇帝励精图治,以国计民生为重,这在应制文章中是难能可贵的。
D.本文写景、叙事与议论三者紧密结合,穿插自然,语言简洁精当。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材上也取舍得当,至于其他那些如流连风光景色的言辞,都略去不写,以免对皇上旨意有所亵渎。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圣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耶!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3分)
?(2)“此朕德绥威服,延及内外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