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美国科学家梅洛希表示,假如该小行星撞击地球,然后在地面上砸出一个直径约6.4公 里、深约518米的大坑,将导致7级地震,引发浪高约21米的海啸。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涉及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不仅需要民众充分的公开讨论乃至观点交锋,更需要政府部门以及专家参与。
D.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不合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表意费解C项不合事理,递进复句前?后分句互换位置。D项,表意不明,前面提出的是具有两面性的两个问题,最后一个分句中的代词“此”指代不明确。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其主要内容拟写一则新闻标题。(不超过16字)
近来台湾当局授意台湾邮政公司在信件上加盖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中英文戳印,这种公然利用邮政进行“台独”宣传的做法,侵犯了台湾同胞的通信自由权,严重影响两岸同胞之间的通信往来和台湾的对外通信往来,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台湾民众的抗议和舆论的谴责。据了解,大陆的邮政部门已经发现来自台湾的盖有“台湾加入联合国”邮戳的邮件,并且根据规定,将此类邮件予以退回,由此造成的后果,台湾当局必须承担。
答:?
参考答案:大陆退回台湾盖有“入联”邮戳邮件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闻内容的压缩,信息时代,新闻是人们了解外界的主要方式,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外界的最新变化,就需要对新闻进行压缩,因此新课标高考尤其重视这方面的考查。概括新闻的内容,首先分析新闻中的主要信息。本段文字中没有时间、地点等要素,就没有必要再分析。应重点事件的起因、过程及结果,起因,即新闻背景是台湾当局在信封上加盖“台湾加入联合国中英文戳印”,事件结果是大陆邮政部门退回盖有“台湾加入联合国”邮戳的邮件,这样就抓住了新闻的核心内容,然后,根据题目中字数要求进行概括。
【标签】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解释文段中的加点字(共6分)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①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王定国②诗集叙》苏轼)
【注]①眊眊:昏乱,糊涂。②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
①以:?②焉:?③衰:?④穷:?⑤度:?⑥独:
参考答案:
①以:因为②焉:……样子,表状态③衰:衰减④穷:极尽,览尽⑤度:气度⑥独:只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放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实词的准确含义。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写序号)(5分)
①山水画中绝少穷山恶水,纵使孤峰插云,仍不会给人险恶的感觉。
②这是中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对世界的善意与爱惜,显现温柔敦厚之美。
③中国人欣赏山水的态度可以从山水画中看出。
④无论谈诗看画,在孤高超诣之中都感到无限的温和与安慰。
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甫的《寒岩积雪图》,都使人觉得幽静之至,却又深藏着生机,而不使人感到惊惧可畏,望而却步。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③①⑤②④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语段内部的句子的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排序题做题的关键就是正确把握这种规律。本题第③句总说中国人欣赏山水的态度,可从山水画中看出,第①句承接上句写山水画给人的总体感觉,第⑤句举例说明这种感觉,第②句和第④句对这种感觉作出理性分析且为因果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初唐的书法家们对王羲之顶礼膜拜,却丢失了王羲之藐视权威的创造精神,胶柱鼓瑟,一味模仿,难以达到新的高度
B.房地产商津津乐道“金九银十”,因为九月、十月是销售的高峰期,但是现在十月过半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大的房地产公司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C.秋天的关山飞瀑流泉,峰林竞秀,山高水低,景色宜人;那满山遍野的树叶有红有黄,与湛蓝色的天空交相辉映,煞是好看。
D.少数媒体不去挖掘有社会价值的重要新闻素材,而是抓住明星的逸闻琐事笔走龙蛇,大肆渲染,连续报道真是让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