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理解、分析文言句段》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7-03 22:14:31 【

1、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使人听此朱颜?
②假舟楫者,非能也?
③外连衡而诸侯?
④天下集响应
⑤且夫天下非弱也?
⑥追?
⑦吾道也?
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
⑨吾从而
卷天下,举宇内
A.①③②④⑤⑥⑦⑩⑧⑨?
B.①③②⑦④⑩⑤⑥⑧⑨
C.①⑧②⑦③⑤④⑩⑥⑨?
D.①⑧②③④⑥⑤⑩⑦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他曾经到门生家去,看见棐木做的几案非常光滑洁净,便在上面书写起来,真书、草书各占一半。(2)王羲之的书法最初比不上庾翼、郗愔,到了晚年他的书法才精妙无比,他曾经以章草的书体给庾亮写回信。(大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语句不存在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群毕至,少长成集
②又有清流激湍,带左右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
彭殇为妄作
⑤引以为觞曲水
⑥所以怀
⑦足以视听之娱
⑧终期于
A.①⑧/②/③/④⑦/⑤⑥
B.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C.①/②⑧/③⑤/⑦/④⑥
D.①⑥/②⑧/③/⑦/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与妻书
林觉民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注:(1)林觉民:字意洞,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2)陈意映:林觉民的妻子,她通晓文墨,思想解放,是女子师范学堂的第一届毕业生。(3)此文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深夜给妻子写的遗书。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今日事势观之(但是)
B.汝能之乎(还是,表选择)
C.吾爱汝(到)
D.谁知吾先汝而死乎(终于)
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徒使两地眼成穿骨化石/徒感慨于其遗事 ?
B.不能书而欲搁笔/日不出门 ?
C.虽不谓吾言为/然役也,碧血横飞 ?
D.吾今以此书与永别矣/即此爱一念
3.下列句中加粗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今以书与汝永别矣?即爱汝一念 ?
B.吾之意盖谓汝之弱?可不死 ?
C.时时于梦中得我乎?汝勿悲 ?
D.又恐日日为吾担忧?故遂忍悲为言之?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译文:这就是我敢干脆(为人民)去死而不顾你的原因。
B.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译文: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来替你打算的惟恐不够周到。
C.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译文: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短短的毛笔来形容的。
D.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译文:我平时不曾把?我所追求的(理想)告诉你,(这)是我不对的地方。
5.以下六句话,全都用来说明作者“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道理的一组是(?)
①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③与使我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④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⑤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⑥汝幸而得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A.②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
B.文章第二段,是全信的核心,烈士尽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
C.第三段,用“汝忆否”引出三件夫妻恩爱的追忆,反映了烈士对妻子的眷恋之深。
D.第四段,开头用“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作为过渡,把“吾至爱汝”的倾诉,过渡到“忍舍汝而死”的道理?。
7.翻译句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A
3.D
4.B
5.A
6.C
7.(1)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2)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