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7-03 22:15:36 【

1、语言运用题  下面两个表格是CCTV《东方时空》栏目关于人们使用手机短信情况调查的截取部分,请你概括出两个表格数据反映出的调查结论:(不超过30个字)(6分)
表1

如果一周内不使用短信会表现出的感觉
不太适应,心里会不舒服
无所谓,不影响生活
很不适应,无法忍受
被调查人的选择所占百分比
56%
24%
20%
表2
国家
日本
中国
韩国
德国
英国
美国
平均每人每天的短信量
4.5条
2.5条
2.43条
0.54 条
0.23条
0.14条
调查结论:?
??



2、单选题  对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命巾车,或棹孤舟或:副词,或者,也许
B.列子御风行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往
D.去六月息者也以:介词,凭借



3、语言运用题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1——2题。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孔子对冉有的做法表示什么意见?结合这段文字及孔子的相关思想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下同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些择友观:或就近(如同桌),或有权有钱(于己有利),或倾向于选择与他们具有相似行为方式的人做朋友,或谁对我好我就跟谁好。他们认为这样的择友标准很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2、你对这样的择友观有何看法?请结合孔子的择友标准进行评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出现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敛不凭其棺
B.夫水,智者乐也
C.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5、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B.宝玉初识黛玉便问黛玉念何书,黛玉回答刚念了《四书》。宝玉又问黛玉可也有玉,黛玉说没有,宝玉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便摔那玉。
C.《祝福》中特意寻来听祥林嫂讲述“阿毛的故事”的人们,《药》里把夏瑜被害作为闲聊谈资的茶客,都是鲁迅笔下的看客,他们的精神特质是麻木冷漠。
D.《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位“背运”的老人,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一条大马林鱼,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桑地亚哥这一形象彰显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