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7-03 22:26:12 【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小题2: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
小题3:无为在歧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小题4:?,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5: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小题6:?,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参考答案:
小题1:山岛竦峙
小题2:欲辨已忘言
小题3:儿女共沾巾
小题4:萧关逢侯骑
小题5:决眦入归鸟
小题6:八百里分麾下炙


本题解析:注意易错字:竦峙、辨(易误写为“辩”)、萧(易误写为“箫”)、侯(易误写为“候”)、眦。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女神》中的长诗《凤凰涅磐》中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传说,隐喻了“五四”青年敢于毁弃旧我、自我革新的创造精神。
B.《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认为“人生就是一场交易”,这一人生信条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
C.《边城》中天保、傩送两兄弟都爱上了美丽、淳朴的翠翠,天保通过走马路表达心意,傩送通过走车路表明心迹。天保自知唱歌不敌傩送,于是离开了茶峒,淹死在茨滩。
D.宝玉挨打后,黛玉、宝钗二人态度各异。黛玉送来药丸,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宝钗抽抽噎噎地说,“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E.《家》常常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描写人物,人物之间也构成对照,如觉新与觉慧是一个比较,几位女性梅、鸣凤、瑞珏、琴之间也是一个比较,在比较中突显了人物的性格和全书的主题。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1)《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所思在远道。___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
(3)《短歌行》引用《诗经·郑风》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这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4)《氓》中用茂盛的桑树来比喻自己的青春和她与恋人之间情意浓密。原文中的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参考答案:(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采之欲遗谁,还顾忘旧乡。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5)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惨象,____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尤使我耳不忍闻;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知人者智,       
小题2: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小题3: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
小题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
小题5: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


参考答案:
小题1:自知者明?
小题2:申之以孝悌之义
小题3:社稷次之
小题4:不义而富且贵
小题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本题解析: 注意易错字:申、悌、稷、罔、殆。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