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五)
2019-07-03 22:27:59 【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我们看了“藏独”分子抢夺金京手中的奥运火炬的报道后,纷纷在网上留言,表达了对金京的关心和对藏独分子的极大愤慨。
B.针对夏季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的现象,2008年8月15日,辽阳市教育局发出通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防止学生不再野浴或独自游泳。
C.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办事想问题都应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D.2008年12月13~22日,以“科技创新、节能环保”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2、语言运用题  筛选出下面这段材料包含的主要信息点,并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40个字)
语言能力是从事各种职业所共同需要的一项核心职业技能,是从业者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直接影响到每个从业人员的工作成效。但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一种可以有效评价母语——汉语语言能力的测试,因此我国将于2004年6月13日首次举行“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中心副主任张永鳞说:“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是我国目前惟一的、最具权威性的用于考查应试者在职业活动中语言运用能力的国家级测试。”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肖复兴认为,如今少数网络作品的走红,依然掩盖不了整体网络文学创作水平不
高,因此,我们要辨证地看待网络作品的火热现象。
B.为抗议第58届墨尔本国际电影节播放介绍“东突”民族分裂分子的纪录片,中国
电影导演贾樟柯和赵亮决定撤回准备在8月中上旬在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上公映的3
部影片。
C.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了甲型H1N1流感出现日期比人们最初认为的要早得多,专家
们对此感到担忧,因为这说明该流感已经有很长时间得以广泛扩散。
D.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不见复关,??。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
(4)?,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屈原《离骚》)
(5)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苏轼《赤壁赋》)



5、语言运用题  将下面的长句改为四个语意连贯的短句。(要求:不可改变原意,可改变语序和增减个别词语)(5分)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性格、信念、自我观念以及由它们引发的行为模式等等有关人格的构成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等问题从而预计它们对塑造人类行为和人生大事的影响的一个分支学科。
答:①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常识》..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