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7-03 22:32:34 【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给“功能性文盲”下一个定义,并请从政府和个人角度分别给“功能性扫盲”提一点建议。(5分)
9月8日是第43个“国际扫盲日”。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现代化生活设施日益增多,人们无论是否受过教育,都有可能沦为“功能性文盲”。“功能性扫盲”与“基础性扫盲”同样重要。
据了解,“功能性文盲”已成为所有国家的严重问题,我国也普遍存在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功能性文盲”现象。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有可能因为不主动探求新知识,导致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进而影响生存和发展。
“功能性文盲”指的是                      ▲                       
政府:                             ▲                              
个人:                             ▲                              


参考答案:
“功能性文盲”指的是不能识别现代信息,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1分),不能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1分),从而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人(1分)。
(1)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功能性扫盲”。(1分)
(2)每个人建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把更新知识作为日常的自发行为。(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曹操求贤若渴,曾从敌对阵营里招降过许多人才,如董卓的属下才华出众的陈琳,虽在檄文里痛骂过曹操,但董卓失败后,曹操没有杀他,而是收为己用。
B.“白光”是小说《白光》中的情节线索,白光一直在诱惑着陈士成的思维和行动,他在疯人的恍惚感觉中追寻着穷途末路中的一丝“白光”样的希望,直至出城门,投水而死。
C.《边城》中赛龙舟,捉鸭子,月下对歌,推动了情节发展;河街的吊角楼,古老的白塔,拉缆的渡船,象征了人物的命运。这些事、物都形象地体现了湘西的地域文化特色。
D.《红楼梦》中写王熙凤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对比他人的出场,是为了显现她的身份、地位以及鲜明的个性和张扬的风格。

E.“脆弱啊,你的名字就叫女人!……”出自哈姆雷特之口,是其被鬼魂告知谋杀真相之前的一段内心独自,表达了哈姆雷特对母亲强烈的不满和愤怒。


参考答案:A、C(5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5分)


本题解析:A项中,陈琳是袁绍的属下;C项中,“河街的吊角楼”未象征人物的命运。
点评: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考查,考查的是识记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选项内容,快速回忆相关名著中的情节或细节,并与选项进行认真的对比,从而判断正误。在审读选项时,尤其要注意其具体表述的内容,核实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姓名、人物关系的真伪,检查其细节描述的正误等。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和示例相同。
蜜蜂和苍蝇,同样在飞舞歌唱,一个酝酿出蜜糖,一个传播着疾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蜡烛和香烟,同样 在缩短生命,一个绽放出光明,一个飘散着毒素。(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
(节选自《礼记·乐记》)
小题2:根据上文,诸侯得到乐的赏赐要具备哪些条件?(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
小题3:《礼记》和哪四部作品合称“五经”,成为儒家的经典书籍?(2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
小题2:德行盛大?尊崇教化?五谷按时成熟
小题3:《诗经》《尚书》《周易》《春秋》


本题解析:
小题1:每处1分,只要不超过6处,对1处,即得1分,不倒扣。
小题2:少1点扣1分,扣完为止。
小题3:有错误则不给分,2分。
参考译文:
从前,舜创制了五弦琴,用来伴唱《南方》诗。夔最初创制乐,用来赏赐给诸侯。因此,天子创制乐的目的,是用来赏赐给有德行的诸侯的。德行盛大,尊崇教化,五谷按时成熟,然后才会得到乐的赏赐。所以,诸侯治理民众不好,使他们劳苦,赏赐的歌舞行列就稀疏;诸侯治理民众好,使他们安闲,赏赐的歌舞行列就稠密。因此,观察舞蹈行列,就会知道诸侯的德行,听到赏赐的谥号,就会知道诸侯生前的行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出下面读音相同的一组词:(  )。
A 旅游----理由                        B 修茸----休憩
C 轻捷----亲切                        D 工程-----功臣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识记字音》..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